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特征检测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计算机视觉理论第8页
   ·特征检测技术的概述第8-9页
   ·特征检测技术的发展与现状第9-11页
     ·基于灰度的图像匹配方法第9-10页
     ·基于傅氏变换的图像匹配方法第10页
     ·基于特征的匹配方法第10-11页
   ·特征检测技术研究主要问题第11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11-14页
第二章 基于摄像机模型及标定第14-22页
   ·相机与成像模型第14页
   ·摄像机模型及相机标定第14-16页
     ·线性相机模型第14页
     ·线性相机标定第14-15页
     ·非线性相机模型第15-16页
     ·非线性相机标定第16页
   ·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第16-20页
     ·图像像素坐标与图像物理坐标的变换关系第17-18页
     ·图像物理坐标与相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第18-19页
     ·图像像素坐标系与相机坐标系的之间的转换第19页
     ·世界坐标系到相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第19页
     ·世界坐标系与图像像素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第19-20页
   ·空间特征点检测和特征点匹配第20-21页
     ·空间特征点提取第20页
     ·空间特征点匹配第20-21页
   ·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特征检测算法研究及结果分析第22-33页
   ·特征检测算法研究第22-28页
     ·SUSAN 特征检测算法第22-23页
     ·Harris 角点提取算法第23-25页
     ·改进的多尺度Harris 角点算法第25-28页
   ·特征检测算法结果分析第28-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基于特征点的匹配第33-48页
   ·概述第33-36页
     ·图像匹配的数学描述第33页
     ·空间变换模型第33-35页
     ·特征空间第35页
     ·相似度测量的选择第35-36页
     ·搜索空间和搜索策略第36页
     ·评价匹配算法性能的基本因素第36页
   ·匹配的约束条件第36-37页
     ·唯一性约束第37页
     ·极线约束第37页
     ·一致性约束第37页
     ·视差梯度约束第37页
   ·对极几何与求解基础矩阵第37-40页
     ·对极几何第38页
     ·基本矩阵F第38-40页
   ·图像配准算法介绍第40-47页
     ·基于傅氏变换的配准第40-41页
     ·基于特征点匹配方法第41-44页
     ·基于灰度区域匹配方法第44-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实例及结果分析第48-54页
   ·实例及结果分析第48-53页
     ·基于灰度区域匹配实例第48页
     ·基于特征点匹配实例第48-49页
     ·基于模板匹配实例第49-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总结和创新第54页
   ·不足和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及论文发表情况第62-63页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要素特征的装配尺寸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下一篇:基于三层体系结构的软件全程自动化测试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