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第一章 丹参酮ⅡA对生长期大鼠峰值骨量的影响研究 | 第15-23页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15-1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6-18页 |
2.1 分组和给药 | 第16页 |
2.2 骨密度的测定 | 第16页 |
2.3 骨生物力学测定 | 第16-17页 |
2.4 骨形态计量分析 | 第17页 |
2.5 测定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 | 第17页 |
2.6 统计学分析 | 第17-18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8-22页 |
3.1 大鼠体重变化情况 | 第18页 |
3.2 大鼠骨密度测定结果 | 第18-19页 |
3.3 骨生物力学测定结果 | 第19-20页 |
3.4 骨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 | 第20-21页 |
3.5 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 第21-22页 |
4 讨论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丹参酮ⅡA对去卵巢大鼠发生骨质疏松的影响 | 第23-36页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23-2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2.1 分组和给药 | 第24页 |
2.2 骨密度的测定 | 第24页 |
2.3 骨生物力学测定 | 第24页 |
2.4 骨形态计量分析 | 第24页 |
2.5 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24-25页 |
2.6 荧光标记 | 第25页 |
2.7 Micro-CT扫描 | 第25页 |
2.8 子宫内膜形态学观察 | 第25页 |
2.9 统计学方法 | 第25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5-35页 |
3.1 各组大鼠体质量改变和子宫系数观测值 | 第25-26页 |
3.2 大鼠BMD测定结果 | 第26-27页 |
3.3 大鼠骨生物力学试验结果 | 第27-28页 |
3.4 骨形态计量分析结果 | 第28-30页 |
3.5 荧光标记结果 | 第30-32页 |
3.6 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 第32页 |
3.7 子宫形态及其病理切片观察 | 第32-34页 |
3.8 Micro-CT扫描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4 讨论 | 第35-36页 |
第三章 丹参酮ⅡA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 第36-47页 |
1 仪器、试剂与药材 | 第37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37-46页 |
2.1 HPLC法测定5个不同产地的2种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含量 | 第37-42页 |
2.2 甘西鼠尾草药材中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42-44页 |
2.3 甘西鼠尾草药材中丹参酮ⅡA的分离 | 第44-45页 |
2.4 工艺验证实验 | 第45-46页 |
3 讨论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47-49页 |
1 主要结论 | 第47-48页 |
2 问题及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文献综述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及其研究现状 | 第52-64页 |
1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 第52页 |
2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研究概况 | 第52-57页 |
3 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研究现状 | 第57-58页 |
4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在校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