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生物评价、生态评价论文

江苏沿江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18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5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5-16页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16-18页
2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第18-30页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理论基础第18-21页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等级论第18-19页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尺度效应论第19-20页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系统论第20页
     ·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理论第20-21页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第21-30页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第21-23页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标准第23-25页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第25-30页
3 江苏沿江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第30-48页
   ·研究区概况第30-31页
   ·沿江8 市2000-2008 年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分析第31-39页
   ·沿江8 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现状比较第39-47页
     ·总目标健康现状比较第39-41页
     ·活力要素健康现状比较第41-42页
     ·组织结构要素健康现状比较第42-43页
     ·恢复力要素健康现状比较第43-44页
     ·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要素健康现状比较第44-46页
     ·人群健康要素健康现状比较第46-47页
   ·小结第47-48页
4 江苏沿江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动态预测第48-66页
   ·预测模型的建立第48-56页
     ·总目标健康程度预测模型第48-50页
     ·活力要素健康程度预测模型第50-51页
     ·组织结构要素健康程度预测模型第51-52页
     ·恢复力要素健康程度预测模型第52-54页
     ·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要素健康程度预测模型第54-55页
     ·人群健康要素健康程度预测模型第55-56页
   ·沿江8 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程度动态预测第56-63页
     ·总目标健康程度动态预测第56-58页
     ·活力要素健康程度动态预测第58-59页
     ·组织结构要素健康程度动态预测第59-60页
     ·恢复力要素健康程度动态预测第60-61页
     ·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要素健康程度动态预测第61-62页
     ·人群健康要素健康程度动态预测第62-63页
   ·小结第63-66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结论第66页
   ·展望第66-68页
致谢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附录 A第72-78页
附录 B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几类模型中组内相关系数的统计推断
下一篇:山西省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