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厌氧氨氧化的研究进展 | 第11-19页 |
1.1.1 厌氧氨氧化的发现 | 第11页 |
1.1.2 厌氧氨氧化反应 | 第11-14页 |
1.1.3 厌氧氨氧化菌及其分布 | 第14-16页 |
1.1.4 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启动 | 第16-18页 |
1.1.5 厌氧氨氧化工艺的运行 | 第18-19页 |
1.2 金属与厌氧氨氧化 | 第19-21页 |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第21-23页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过程特性研究 | 第23-37页 |
2.1 概述 | 第23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2.2.1 试验装置 | 第23-24页 |
2.2.2 模拟废水 | 第24页 |
2.2.3 接种污泥 | 第24-25页 |
2.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6页 |
2.3.1 anammox反应器的启动性能 | 第25-30页 |
2.3.2 启动过程中颗粒污泥的理化性状变化 | 第30-36页 |
2.4 小结 | 第36-37页 |
3 不同负荷anammox反应器的运行特性研究 | 第37-53页 |
3.1 概述 | 第37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3.2.1 试验装置 | 第37页 |
3.2.2 模拟废水 | 第37页 |
3.2.3 接种污泥 | 第37页 |
3.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37-3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8-52页 |
3.3.1 R1反应器的运行性能 | 第38-40页 |
3.3.2 R2反应器的运行性能 | 第40-44页 |
3.3.3 颗粒污泥的性质比较 | 第44-48页 |
3.3.4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上浮及其机理 | 第48-52页 |
3.4 小结 | 第52-53页 |
4 Mn(Ⅱ)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作用特性研究 | 第53-65页 |
4.1 概述 | 第53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53-55页 |
4.2.1 试验装置 | 第53页 |
4.2.2 模拟废水 | 第53页 |
4.2.3 接种污泥 | 第53-54页 |
4.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54-5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5-64页 |
4.3.1 锰(Ⅱ)对anammox的短期作用特性 | 第55-57页 |
4.3.2 Mn(Ⅱ)对ananmox工艺的长期作用特性 | 第57-62页 |
4.3.3 Mn(Ⅱ)长期作用下的颗粒污泥性质 | 第62-64页 |
4.4 小结 | 第64-6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结论 | 第65-66页 |
5.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