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哲学视域下莫言小说的人性分析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莫言人性界定与地域文化创作背景 | 第13-22页 |
(一)关于人性的基本认知 | 第13-18页 |
1.人性的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2.西方哲学的人性概念 | 第14-16页 |
3.中国哲学的人性概念 | 第16-17页 |
4.莫言对人性的理解 | 第17-18页 |
(二)作为人性生长土壤的地域文化 | 第18-22页 |
1.高密文化的地域特征 | 第18-20页 |
2.乡土文化的人性背景 | 第20-22页 |
二、莫言小说人性的基本主题 | 第22-29页 |
(一)生命最高原则之生存需求 | 第22-24页 |
1.生命体征上的活着 | 第22-23页 |
2.对个性自由的崇尚 | 第23-24页 |
(二)寻求“种”存在与延续 | 第24-26页 |
1.对生育子女的渴望 | 第24-25页 |
2.重男轻女思想桎梏 | 第25-26页 |
(三)对自我解放的向往和追求 | 第26-29页 |
1.对传统爱情观念的挣脱 | 第26-27页 |
2.对封建婚姻制度的鞭挞 | 第27-28页 |
3.对男尊女卑思想的拷问 | 第28-29页 |
三、莫言小说人性的文化哲学反思 | 第29-40页 |
(一)魔幻与现实:日常生活世界二维性凸显 | 第29-32页 |
1.母体文化:人性的现实承载 | 第29-30页 |
2.地域语言:人性的符号承载 | 第30-32页 |
(二)人性自发状态到自觉反思的过渡 | 第32-34页 |
1.对生命力的高扬 | 第32-33页 |
2.人性光辉的释放 | 第33-34页 |
(三)传统文化与现实世界的张力显现 | 第34-36页 |
1.关注民族文化危机 | 第34-35页 |
2.传统与现代的背离 | 第35-36页 |
(四)传统文化模式的消解与重构 | 第36-40页 |
1.相互碰撞的城乡二元文化 | 第37-38页 |
2.推动人性裂变的现实环境 | 第38-40页 |
四、莫言小说人性的文化价值分析 | 第40-46页 |
(一)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 | 第40-43页 |
(二)对中国文化建构的启示 | 第43-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资料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