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传播理论的中医传承问题研究
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10-12页 |
一、中医传承由盛转衰的过程 | 第10-11页 |
二、现今中医传承困境 | 第11页 |
三、科学传播相关视角对中医传承困境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文献分析法 | 第14-15页 |
二、对比分析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科学传播基本理论诠释 | 第16-27页 |
第一节 科学传播基本概念和主要模型 | 第16-18页 |
一、科学传播的三个阶段以及三个模型 | 第16-18页 |
二、第四模型——同行评议 | 第18页 |
第二节 科学传播的分析理论 | 第18-24页 |
一、科学传播中媒介、主体与受众分析 | 第18-22页 |
二、科学传播中观念、理论与技术分析 | 第22-24页 |
第三节 中医传承与传播 | 第24-27页 |
一、古代中医的传承模式 | 第24-25页 |
二、传承与传播的内在区别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科学传播视域下中医传承困境分析 | 第27-40页 |
第一节 中医传承中的观念困境 | 第27-31页 |
一、现阶段中医与科学的关系 | 第27-28页 |
二、传统科普下的科学主义对中医传承的束缚 | 第28-30页 |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医传承和民族虚无主义 | 第30-31页 |
第二节 中医传承中的主体和对象困境 | 第31-34页 |
一、当前中医传承主体的困境 | 第31-33页 |
二、中医传承对象的困境 | 第33-34页 |
第三节 中医传承中的内容困境 | 第34-35页 |
一、内容理解难度上的困境 | 第34页 |
二、内容遗失、错乱的困境 | 第34-35页 |
第四节 中医传承中的媒介困境 | 第35-40页 |
一、公众理解与中医传承的关系 | 第35-38页 |
二、大众媒体与公众理解中医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科学传播理论对中医传承的启示 | 第40-47页 |
第一节 引入科学传播第四模型——同行评议 | 第40-41页 |
一、重建中医“同行评议”制度 | 第40页 |
二、“民主判定”的介入势在必行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完善中医相关政策与法律 | 第41-43页 |
一、改变政策倾向的现状 | 第41-42页 |
二、收回中药管理权,中西医分业管理 | 第42页 |
三、完善有关中医的法律 | 第42-43页 |
第三节 革新中医教育模式 | 第43-45页 |
一、创办特色民间中医药学院 | 第43页 |
二、承认中医特色的非院校教育 | 第43-44页 |
三、改革中医高等院校教育 | 第44-45页 |
第四节 加强科学传播建设 | 第45-47页 |
一、人文类学科发挥应有作用 | 第46页 |
二、重视媒体作用,传播正确中医知识和理念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