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1-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5页 |
1.1 植物内生菌的简介 | 第14-16页 |
1.1.1 植物内生菌概述 | 第14页 |
1.1.2 植物内生菌的种类 | 第14-15页 |
1.1.3 内生真菌的基本特征 | 第15页 |
1.1.4 内生真菌的生物学作用 | 第15-16页 |
1.2 植物内生真菌的筛选及鉴定 | 第16-18页 |
1.2.1 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 | 第16-17页 |
1.2.2 植物内生真菌的确证 | 第17页 |
1.2.3 植物内生真菌的鉴定 | 第17-18页 |
1.3 内生真菌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 | 第18-22页 |
1.3.1 内生真菌活性代谢产物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1.3.2 内生真菌活性代谢产物的开发 | 第19-22页 |
1.4 四种药食同源植物内生真菌研究概况 | 第22-24页 |
1.4.1 生姜 | 第22-23页 |
1.4.2 山药 | 第23页 |
1.4.3 百合 | 第23-24页 |
1.4.4 苦瓜 | 第24页 |
1.5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第2章 生姜等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和保藏 | 第25-2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2.1.1 植物样品 | 第25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1.3 试剂 | 第25-26页 |
2.1.4 培养基的配制 | 第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2.2.1 植物样品的表面消毒 | 第26页 |
2.2.2 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和纯化 | 第26页 |
2.2.3 表面消毒效果的检验 | 第26-27页 |
2.2.4 内生真菌菌株保藏 | 第27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7-28页 |
2.3.1 植物表面消毒结果 | 第27页 |
2.3.2 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结果 | 第27-28页 |
2.4 讨论与结论 | 第28-29页 |
第3章 生姜等内生真菌的形态学鉴定 | 第29-40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3.1.1 菌株来源 | 第29页 |
3.1.2 培养基及试剂 | 第29页 |
3.1.3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0页 |
3.2.1 菌落观察 | 第30页 |
3.2.2 棉蓝染色显微观察 | 第30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0-39页 |
3.3.1 内生真菌的鉴定结果 | 第30-34页 |
3.3.2 生姜等内生真菌的菌落形态特征和显微特征 | 第34-39页 |
3.4 讨论与结论 | 第39-40页 |
第4章 生姜等内生真菌的液体培养及发酵产物的处理 | 第40-44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40-41页 |
4.1.1 实验仪器 | 第40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40页 |
4.1.3 培养基 | 第40-41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1页 |
4.2.1 液体培养 | 第41页 |
4.2.2 发酵产物的处理 | 第41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41-42页 |
4.4 讨论与结论 | 第42-44页 |
第5章 抗肿瘤活性菌株的筛选 | 第44-52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5.1.1 受试药品与细胞株 | 第44页 |
5.1.2 试剂与仪器 | 第44-45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45-47页 |
5.2.1 肿瘤细胞的培养 | 第45-46页 |
5.2.2 抗肿瘤活性菌株的初筛 | 第46页 |
5.2.3 抗肿瘤活性菌株的复筛 | 第46-47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47-50页 |
5.3.1 初筛结果 | 第47-48页 |
5.3.2 复筛结果 | 第48-50页 |
5.4 讨论与结论 | 第50-52页 |
第6章 菌株BH-A和BH-F的ITS的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52-59页 |
6.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2页 |
6.1.1 实验试剂 | 第52页 |
6.1.2 实验仪器 | 第52页 |
6.1.3 实验耗材 | 第52页 |
6.2 实验方法 | 第52-54页 |
6.2.1 菌种的培养及染色体DNA的提取 | 第52-53页 |
6.2.2 PCR扩增 | 第53-54页 |
6.2.3 PCR产物的回收 | 第54页 |
6.2.4 ITS区测序 | 第54页 |
6.2.5 系统发育分析 | 第54页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54-58页 |
6.3.1 基因组DNA提取及ITS序列扩增 | 第54-55页 |
6.3.2 测序结果处理 | 第55-57页 |
6.3.3 序列同源性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57-58页 |
6.4 讨论与结论 | 第58-59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A 溶液的配制 | 第71-72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