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电煤供应链 | 第12-13页 |
1.2.2 风险管理 | 第13-14页 |
1.2.3 供应链金融 | 第14-17页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9-28页 |
2.1 供应链金融理论 | 第19-21页 |
2.1.1 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及特点 | 第19-20页 |
2.1.2 供应链金融参与方融资需求分析 | 第20-21页 |
2.1.3 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 第21页 |
2.2 供应链金融风险理论 | 第21-23页 |
2.2.1 供应链金融风险特征 | 第21-22页 |
2.2.2 供应链金融风险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2.3 评价模型介绍 | 第23-27页 |
2.3.1 主成分分析 | 第23-25页 |
2.3.2 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25-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电煤流通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分析 | 第28-41页 |
3.1 国内电煤供应链概述 | 第28-35页 |
3.1.1 电煤供应链现状分析 | 第29-33页 |
3.1.2 电煤供应链问题分析 | 第33-34页 |
3.1.3 电煤供应链融资需求分析 | 第34-35页 |
3.2 电煤流通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 | 第35-40页 |
3.2.1 采购阶段的供应链融资模式——预付账款融资 | 第35-37页 |
3.2.2 运营阶段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仓单质押融资 | 第37-38页 |
3.2.3 销售阶段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融资 | 第38-39页 |
3.2.4 各阶段融资模式比较分析 | 第39-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电煤流通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风险识别与评价 | 第41-56页 |
4.1 电煤流通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风险识别 | 第41-44页 |
4.1.1 传统银行业融资的评价指标选择 | 第41-42页 |
4.1.2 供应链金融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 第42页 |
4.1.3 供应链金融服务中的评价指标选择 | 第42-44页 |
4.2 电煤流通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风险综合评价 | 第44-54页 |
4.2.1 评价方法综述 | 第45-47页 |
4.2.2 评价体系建立 | 第47-53页 |
4.2.3 评价体系的说明 | 第53-54页 |
4.3 实证研究 | 第54-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电煤流通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风险控制 | 第56-65页 |
5.1 传统供应链金融服务风险控制 | 第56-58页 |
5.1.1 宏观方面控制措施 | 第56-57页 |
5.1.2 微观方面控制措施 | 第57-58页 |
5.2 套期保值下供应链金融服务风险控制 | 第58-62页 |
5.2.1 国内外银行套期保值业务的发展趋势 | 第58-59页 |
5.2.2 套期保值对于控制供应链金融服务风险的优势 | 第59-60页 |
5.2.3 基于套期保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设计 | 第60-62页 |
5.3 套期保值的VAR分析 | 第62-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