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 比例原则及道路交通行政执法概述 | 第9-21页 |
(一) 比例原则基本概念 | 第9-15页 |
1. 比例原则的起源 | 第9-10页 |
2. 比例原则的概念 | 第10-11页 |
3. 比例原则的内容 | 第11-15页 |
(二) 道路交通的基本概念 | 第15-17页 |
1. 道路的概念 | 第15-16页 |
2. 交通的概念 | 第16页 |
3. 道路交通的概念 | 第16-17页 |
(三) 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的基本概念 | 第17-21页 |
1. 行政执法概念 | 第17-18页 |
2. 道路交通行政执法概念 | 第18页 |
3. 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特点 | 第18-19页 |
(1) 行政执法权的综合性 | 第18-19页 |
(2) 行政执法的专业性 | 第19页 |
(3) 行政执法的自由裁量性 | 第19页 |
4. 比例原则在道路交通行政执法中的体现 | 第19-21页 |
(1) 妥当性的体现 | 第19页 |
(2) 必要性的体现 | 第19页 |
(3) 均衡性的体现 | 第19-21页 |
二、 我国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第21-30页 |
(一) 我国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 第21-23页 |
1. 我国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的历史沿革 | 第21页 |
2. 我国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的现状 | 第21-23页 |
(1) 初步明确道路交通行政执法法律依据 | 第21-22页 |
(2) 初步建立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管理体制 | 第22-23页 |
(3) 初步建立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监督制度 | 第23页 |
(二) 比例原则下我国道路交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1. 道路交通行政执法妥当性方面的问题 | 第23-24页 |
2. 道路交通行政执法必要性方面的问题 | 第24-25页 |
3. 道路交通行政执法均衡性方面的问题 | 第25-26页 |
(三) 引发我国道路交通行政执法问题的原因 | 第26-30页 |
1. 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立法不完善 | 第26-27页 |
(1) 同位阶法律之间 | 第26-27页 |
(2) 位阶较的高法律和位阶较低的行政规章之间 | 第27页 |
(3) 部门规章之间 | 第27页 |
2. 道路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意识较弱 | 第27-28页 |
3. 权力寻租导致滥用道路交通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 | 第28-30页 |
三、 域外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的比例原则体现及启示 | 第30-35页 |
(一) 域外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的比例原则体现 | 第30-32页 |
1. 日本相关规定 | 第30页 |
2. 法国相关规定 | 第30-31页 |
3. 台湾地区相关规定 | 第31-32页 |
(二) 域外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的比例原则的启示 | 第32-35页 |
四、 基于比例原则对我国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的思考 | 第35-43页 |
(一) 在道路交通行政执法中重视比例原则的意义 | 第35-38页 |
1. 限制道路交通行政执法权滥用 | 第35-36页 |
2. 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 | 第36页 |
3. 确立比例原则是道路交通执法的形式合理性要求 | 第36-37页 |
4. 协调道路交通行政执法效益与成本 | 第37-38页 |
(二) 完善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的建议 | 第38-43页 |
1. 完善法律规范 | 第38页 |
2. 细化裁量基准 | 第38-39页 |
3. 加强司法监督 | 第39-41页 |
4. 规范执法行为 | 第41-42页 |
5. 普及公民参与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