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论文--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5年)论文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救助述论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绪论第10-16页
    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救助研究的内容第11-13页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13页
    三、文献综述第13-16页
第一章 三代时期的灾荒与社会救助溯源第16-24页
    第一节 三代时期的灾荒第16-18页
    第二节 三代时期社会救助溯源第18-24页
        1、灾害救助第18-19页
        2、贫困救助第19-20页
        3、残疾人救助第20-21页
        4、老年人救助第21页
        5、疾病救助第21-22页
        6、丧葬救助第22页
        7、社会优抚第22-24页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灾荒频仍第24-32页
    第一节 春秋战国天灾不断第25-29页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连年第29-32页
第三章 春秋战国灾荒的社会救助第32-48页
    第一节 灾害救助第32-37页
    第二节 贫困救助第37-39页
    第三节 老年人救助第39-41页
    第四节 残疾人救助第41-43页
    第五节 疾病救助第43-44页
    第六节 丧葬救助第44页
    第七节 社会优抚第44-48页
        1、对于士兵的优待第45页
        2、对于军人家属的优抚第45-46页
        3、优抚的资金来源第46-48页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救助对社会变迁的影响第48-56页
    第一节 自然环境和人口的变迁第48-49页
    第二节 社会制度和结构的变迁第49-54页
    第三节 社会价值观和文化的变迁第54-56页
第五章 诸子救荒思想第56-62页
    第一节 诸子之间社会救助思想的相同点第56-59页
        1、主张储备救荒第56页
        2、赈济灾民第56-57页
        3、提倡安老怀少第57-58页
        4、提倡救济孤寡者和残疾人第58-59页
    第二节 诸子之间社会救助思想的差异第59-62页
        1、富人民还是富国家第59-60页
        2、济贫和反对济贫第60-62页
小结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秦汉“史”职研究
下一篇:再论秦代赋役负担过重问题--以秦人家庭余粮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