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生物学论文

黄土高原区夏季休闲期土壤呼吸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7页
        1.2.1 土壤呼吸的非生物影响因素第14-16页
        1.2.2 土壤呼吸的生物影响因素第16页
        1.2.3 土壤呼吸的人为影响因素第16-17页
    1.3 研究意义、内容和目的第17-18页
        1.3.1 研究意义第17页
        1.3.2 研究内容和目的第17-18页
    1.4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试验方法第19-23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9页
    2.2 试验设计第19页
    2.3 研究方法第19-21页
        2.3.1 土壤呼吸速率测定方法第19-20页
        2.3.2 环境因子的测定第20页
        2.3.3 土壤的取样方法第20页
        2.3.4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第20-21页
    2.4 试验数据处理第21-23页
第三章 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的时间变化第23-32页
    3.1 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日变化第23-24页
        3.1.1 土壤温度日变化第23页
        3.1.2 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第23-24页
    3.2 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的月变化第24-30页
        3.2.1 土壤呼吸速率月变化第24-25页
        3.2.2 环境因子月变化第25-26页
        3.2.3 土壤理化性质月变化第26-30页
    3.4 小结与讨论第30-32页
第四章 土壤呼吸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第32-40页
    4.1 土壤呼吸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第32-35页
        4.1.1 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的相关分析第32页
        4.1.2 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水分的相关分析第32-33页
        4.1.3 土壤呼吸与温度和水分的偏相关关系第33-34页
        4.1.4 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第34-35页
    4.2 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分析第35-38页
        4.2.1 土壤呼吸速率的差异性分析第35页
        4.2.2 温度的差异性分析第35-36页
        4.2.3 水分的差异性分析第36页
        4.2.4 有机质含量的差异性分析第36页
        4.2.5 全氮含量的差异性分析第36-37页
        4.2.6 脲酶活性的差异性分析第37页
        4.2.7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差异性分析第37-38页
        4.2.8 pH 值的差异性分析第38页
    4.3 小结与讨论第38-40页
第五章 土壤呼吸与温度和水分的经验模型第40-51页
    5.1 土壤呼吸与温度的回归模型及温度敏感性第40-45页
        5.1.1 土壤呼吸与温度的回归模型第40-43页
        5.1.2 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第43-45页
    5.2 土壤呼吸与水分的回归模型第45-48页
    5.3 土壤呼吸与温度水分的双变量回归模型第48-49页
    5.4 小结与讨论第49-51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1-52页
    6.1 主要结论第51页
    6.2 不足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致谢第57-58页
作者简介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北地区马铃薯晚疫病环境信息采集与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格局分析及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府谷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