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社会心态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绪论第6-14页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第6-8页
        (一) 选题缘由第6页
        (二) 选题意义第6-8页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第8-12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8-12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三、选题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2-14页
        (一) 选题的研究方法第12-13页
        (二) 选题的预期创新之处第13-14页
第一章 社会心态的范畴解析第14-20页
    一、社会心态范畴的历史考察和基本内涵第14-17页
        (一) 社会心态范畴的历史考察第14-15页
        (二) 社会心态范畴的基本内涵第15-17页
    二、社会心态的特征和功能第17-20页
        (一) 社会心态的特征第18页
        (二) 社会心态的功能第18-20页
第二章 培育健康社会心态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第20-30页
    一、培育健康社会心态面临的问题第20-27页
        (一) 经济全球化时代对社会心态建设的影响第20-21页
        (二)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心态建设面临的挑战第21-25页
        (三) 网络化的新境遇给社会心态建设带来的压力第25-27页
    二、培育健康社会心态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27-30页
        (一) 世界性的信仰危机与文化迷茫第27页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负面影响第27-28页
        (三) 新媒体时代自身建设的缺陷第28-30页
第三章 构建健康社会心态的目标及理论基石第30-36页
    一、社会心态建设的目标第30-33页
        (一) 加强人文关怀,提高大众生活品质第30-31页
        (二) 注重心理疏导,提升国民幸福感第31-32页
        (三) 塑造健全人格,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第32-33页
    二、构建健康社会心态的理论基石第33-36页
        (一) 唯物史观为社会心态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第33-34页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社会心态建设指明了方向第34-35页
        (三)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时代转换为社会心态建设提供精神支撑第35-36页
第四章 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建设路径第36-43页
    一、加强制度层面建设,建立长效机制第36-37页
        (一) 固化于制,强化顶层设计第36页
        (二) 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维护制度的权威性第36-37页
    二、推进主体行为建设,提升社会成员价值需求第37-40页
        (一) 注重大国心态建设,重视国民精神世界第37-38页
        (二) 搞好干部心态建设,凝心聚力促发展第38-39页
        (三) 加强大学生心态建设,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第39-40页
    三、发挥新媒体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第40-43页
        (一) 建设多元网络文化,塑造网民包容的社会心态第40页
        (二) 建立健全网络机制,净化新媒体环境第40-41页
        (三) 重视多种媒体的融合,加强对新媒体的内容监管第41页
        (四) 规范政府权力边界,构建良好对话平台第41-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消费伦理研究
下一篇:尼采非理性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