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14-16页 |
| 缩略词 | 第16-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8页 |
| 1.1 背景介绍 | 第17页 |
| 1.2 DNA损伤与修复 | 第17-18页 |
| 1.3 替莫唑胺的结构与性质 | 第18页 |
| 1.4 替莫唑胺的作用机制 | 第18-19页 |
| 1.5 替莫唑胺的耐药机制 | 第19-24页 |
| 1.5.1 DNA修复系统与替莫唑胺耐药的关系 | 第19-21页 |
| 1.5.2 p53与替莫唑胺耐药的关系 | 第21-22页 |
| 1.5.3 自噬与替莫唑胺耐药的关系 | 第22-23页 |
| 1.5.4 替莫唑胺耐药性的解决 | 第23-24页 |
| 1.6 抗肿瘤化合物的活性筛选 | 第24-25页 |
| 1.7 DNA加合物 | 第25-27页 |
| 1.7.1 DNA加合物的形成与结构 | 第25-26页 |
| 1.7.2 DNA加合物的检测技术 | 第26-27页 |
| 1.8 研究目的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TMZ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 第28-36页 |
| 2.1 试剂与器材 | 第28-31页 |
| 2.1.1 试剂与仪器 | 第28-29页 |
| 2.1.2 试剂配制 | 第29-31页 |
| 2.2 实验步骤 | 第31-33页 |
| 2.2.1 细胞复苏 | 第31页 |
| 2.2.2 细胞培养与传代 | 第31-32页 |
| 2.2.3 细胞接种 | 第32-33页 |
| 2.2.4 加药处理 | 第33页 |
| 2.2.5 MTT法检测 | 第33页 |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 2.3.1 实验结果 | 第33-34页 |
| 2.3.2 分析与讨论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TMZ衍生物与肿瘤细胞自噬的研究 | 第36-50页 |
| 3.1 试剂与器材 | 第36-41页 |
| 3.1.1 试剂与仪器 | 第36-38页 |
| 3.1.2 试剂配制 | 第38-41页 |
| 3.2 实验步骤 | 第41-47页 |
| 3.2.1 荧光检测法 | 第41-43页 |
| 3.2.2 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 | 第43-47页 |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7-50页 |
| 3.3.1 实验结果 | 第47-48页 |
| 3.3.2 分析与讨论 | 第48-50页 |
| 第四章 TMZ衍生物体内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 第50-58页 |
| 4.1 试剂与器材 | 第50-53页 |
| 4.1.1 试剂与仪器 | 第50-51页 |
| 4.1.2 试剂配制 | 第51-53页 |
| 4.2 实验步骤 | 第53-55页 |
| 4.2.1 小鼠肿瘤模型建立 | 第53-54页 |
| 4.2.2 腹腔注射给药 | 第54-55页 |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5-58页 |
| 4.3.1 实验结果 | 第55-57页 |
| 4.3.2 分析与讨论 | 第57-58页 |
| 第五章 TMZ衍生物的稳定性研究 | 第58-63页 |
| 5.1 试剂与器材 | 第59-60页 |
| 5.1.1 试剂与仪器 | 第59页 |
| 5.1.2 试剂配制 | 第59-60页 |
| 5.2 实验步骤 | 第60页 |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60-63页 |
| 5.3.1 实验结果 | 第60-61页 |
| 5.3.2 分析与讨论 | 第61-63页 |
| 第六章 DNA加合物的研究 | 第63-75页 |
| 6.1 试剂与器材 | 第63-65页 |
| 6.1.1 试剂与仪器 | 第63-64页 |
| 6.1.2 试剂配制 | 第64-65页 |
| 6.2 实验步骤 | 第65-69页 |
| 6.2.1 ctDNA与TMZ的加合 | 第65-66页 |
| 6.2.2 核苷酸片段与TMZ的加合 | 第66-68页 |
| 6.2.3 dGMP与TMZ的加合 | 第68-69页 |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69-75页 |
| 6.3.1 实验结果 | 第69-73页 |
| 6.3.2 分析与讨论 | 第73-75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 7.1 总结 | 第75-76页 |
| 7.2 展望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附录A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