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模态生物电信号3D电视检测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图表清单 | 第8-11页 |
注释表 | 第11-12页 |
缩写词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6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整体研究框架 | 第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介绍 | 第16-35页 |
2.1 3D 电视技术 | 第16-19页 |
2.1.1 立体视觉原理 | 第16页 |
2.1.2 3D 显示技术的分类 | 第16-19页 |
2.2 人体生理电信号的产生机理 | 第19-24页 |
2.2.1 心电信号产生机理 | 第19-20页 |
2.2.2 眼电信号产生机理 | 第20-21页 |
2.2.3 脑电信号产生机理及脑功能区划分 | 第21-24页 |
2.3 人体电信号国际标准导联体系 | 第24-28页 |
2.3.1 心电导联体系 | 第24-25页 |
2.3.2 眼电导联体系 | 第25-26页 |
2.3.3 脑电导联体系 | 第26-28页 |
2.4 多模态生理检测系统的理论基础 | 第28-34页 |
2.4.1 传统人体生理信号检测设备 | 第28-30页 |
2.4.2 高性能生物信号采集芯片和微控制器 | 第30-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多生理信号检测系统及标准电极脑电实验 | 第35-55页 |
3.1 3D 电视脑电电极布局研究实验设计 | 第35-45页 |
3.1.1 脑电信号采集系统 | 第35页 |
3.1.2 脑电参数的 3D 电视疲劳实验 | 第35-38页 |
3.1.3 3D 电视脑电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8-45页 |
3.2 多模态生理信号检测系统的设计 | 第45-54页 |
3.2.1 系统整体框架的设计 | 第45页 |
3.2.2 检测系统硬件系统的设计 | 第45-53页 |
3.2.3 软件界面的设计 | 第53-5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检测系统调试及标准脑电实验结果分析 | 第55-67页 |
4.1 3D 电视标准脑电实验结果分析 | 第55-59页 |
4.1.1 标准实验中脑区变化情况 | 第55-56页 |
4.1.2 3D 电视电极布局方案 | 第56-59页 |
4.2 多模态检测系统的调试及过程 | 第59-66页 |
4.2.1 调试工具 | 第59-61页 |
4.2.2 调试过程 | 第61-64页 |
4.2.3 上位机数据处理 | 第64-6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本论文工作总结 | 第67-68页 |
5.2 本论文创新点 | 第68页 |
5.3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