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 1.1 多级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第8-13页 | 
| 1.1.1 多级孔碳的模板法制备策略 | 第8-12页 | 
| 1.1.2 多级孔碳的无模板法制备策略 | 第12-13页 | 
| 1.2 生物质基多级孔碳材料 | 第13-15页 | 
| 1.3 多级孔碳材料中微-介-大孔的协同效应的应用 | 第15-17页 | 
| 1.3.1 多级孔碳用于CO_2吸附 | 第16页 | 
| 1.3.2 多级孔碳用于传感器 | 第16页 | 
| 1.3.3 多级孔碳用于锂硫(Li-S)电池 | 第16-17页 | 
| 1.3.4 多级孔碳用于超级电容器 | 第17页 | 
| 1.4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 第2章 实验设备、表征方法及性能测试技术 | 第20-24页 | 
| 2.1 实验试剂 | 第20-21页 | 
| 2.2 实验设备 | 第21页 | 
| 2.3 材料分析表征 | 第21-22页 |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1页 | 
| 2.3.2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21-22页 | 
| 2.3.3 氮气物理等温吸附/脱附 | 第22页 |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22页 | 
| 2.3.5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第22页 | 
| 2.3.6 拉曼光谱 | 第22页 | 
| 2.4 材料性能评价测试方法 | 第22-24页 | 
| 第3章 废弃菊花茶制备多级孔碳材料用于CO_2吸附 | 第24-34页 | 
| 3.1 引言 | 第24-25页 | 
| 3.2 实验部分 | 第25页 | 
| 3.2.1 利用菊花茶废弃物制备HPC | 第25页 | 
| 3.2.2 材料电化学性能评价 | 第25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2页 | 
| 3.3.1 多级孔碳材料HPC的表征与分析 | 第25-30页 | 
| 3.3.2 HPC的CO_2吸附性能研究 | 第30-32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4章 冬瓜制备整体块状碳作为超级电容器全碳电极的研究 | 第34-48页 | 
| 4.1 引言 | 第34-35页 | 
| 4.2 实验部分 | 第35页 | 
| 4.2.1 制备氮掺杂中空介孔碳球 | 第35页 | 
| 4.2.2 材料电化学性能评价 | 第35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6页 | 
| 4.3.1 整体多级孔WCM的表征与分析 | 第35-41页 | 
| 4.3.2 氮掺杂中空介孔碳球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1-46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5章 棉花制备N掺杂碳纤维气凝胶作为电容器的高效电极研究 | 第48-60页 | 
| 5.1 引言 | 第48-49页 | 
| 5.2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 5.2.1 制备N-CFA | 第49页 | 
| 5.2.2 材料电化学性能评价 | 第49-50页 |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9页 | 
| 5.3.1 N掺杂的柔性多级孔碳纤维气凝胶的表征与分析 | 第50-55页 | 
| 5.3.2 掺氮中空介孔碳球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5-59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