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3页 |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3-16页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6-17页 |
四、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思想渊源与发展创新 | 第18-34页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思想渊源 | 第18-23页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矛盾问题的论断 | 第18-20页 |
二、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矛盾问题的论述 | 第20-23页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发展创新 | 第23-34页 |
一、 毛泽东首次提出人民内部矛盾学说 | 第23-26页 |
二、 邓小平对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第26-28页 |
三、 江泽民对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创新与完善 | 第28-30页 |
四、 胡锦涛对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贡献和探索 | 第30-32页 |
五、 习近平对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最新发展 | 第32-34页 |
第二章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变化 | 第34-52页 |
第一节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 | 第34-39页 |
一、 经济领域 | 第34-36页 |
二、 政治领域 | 第36-37页 |
三、 思想文化领域 | 第37-38页 |
四、 社会生活领域 | 第38-39页 |
第二节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39-44页 |
一、 经济层面 | 第39-40页 |
二、 政治层面 | 第40-41页 |
三、 思想文化层面 | 第41-42页 |
四、 社会管理层面 | 第42-43页 |
五、 体制机制层面 | 第43-44页 |
第三节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特征 | 第44-52页 |
一、 经济利益矛盾加重 | 第44-45页 |
二、 贫富差距持续拉大 | 第45-48页 |
三、 群体性事件增多 | 第48-49页 |
四、 劳资矛盾日益凸显 | 第49-52页 |
第三章 新时期创新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和措施 | 第52-67页 |
第一节 新时期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应坚持的原则 | 第52-56页 |
一、 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 | 第52-53页 |
二、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 第53-54页 |
三、 坚持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 | 第54-55页 |
四、 协调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 第55-56页 |
第二节 新时期创新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措施 | 第56-67页 |
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 第56-58页 |
二、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第58页 |
三、 建立健全利益整合机制 | 第58-61页 |
四、 制衡权力,摒弃特权 | 第61-62页 |
五、 打破垄断,公平竞争 | 第62-63页 |
六、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 第63-65页 |
七、 努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65-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