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论文背景 | 第9-10页 |
1.2 自愈合技术 | 第10-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3.1 小区中断检测 | 第12-14页 |
1.3.2 小区中断补偿 | 第14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第二章 自愈合技术 | 第17-31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小区中断检测方法 | 第17-24页 |
2.2.1 常见的异常检测方法 | 第19-24页 |
2.2.1.1 基于高斯模型的小区异常检测方法 | 第19-21页 |
2.2.1.2 基于动态近邻传播聚类方法的小区异常检测方法 | 第21-24页 |
2.3 小区中断补偿方法 | 第24-29页 |
2.3.1 常见的小区中断补偿方法 | 第25-29页 |
2.3.1.1 一种调节天线倾角和上行链路目标接收功率的中断补偿方法 | 第26-27页 |
2.3.1.2 一种基于调整上行链路目标接收功率的中断补偿方法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LTE系统级仿真平台搭建 | 第31-39页 |
3.1 概述 | 第31页 |
3.2 仿真环境搭建 | 第31-36页 |
3.2.1 仿真场景 | 第31-33页 |
3.2.1.1 小区中断检测仿真场景 | 第31-32页 |
3.2.1.2 小区中断补偿仿真场景 | 第32-33页 |
3.2.2 传播路径损耗 | 第33-34页 |
3.2.3 阴影衰落 | 第34-36页 |
3.3 KPI参数以及故障实现 | 第36-37页 |
3.3.1 KPI采集 | 第36-37页 |
3.3.1.1 参考信号接收强度(RSRP)和信干噪比(SINR) | 第36-37页 |
3.3.1.2 吞吐量及边缘吞吐量 | 第37页 |
3.3.2 故障仿真 | 第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基于TCM算法的小区中断检测方法 | 第39-53页 |
4.1 概述 | 第39页 |
4.2 系统模型 | 第39-40页 |
4.3 TCM算法介绍 | 第40-42页 |
4.4 基于TCM的小区中断检测算法 | 第42-46页 |
4.5 一种简化的TCM算法 | 第46页 |
4.6 改进的基于TCM小区中断检测算法 | 第46-48页 |
4.7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8-52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基于下行功率调整的小区中断补偿方法 | 第53-63页 |
5.1 概述 | 第53-54页 |
5.2 基于下行功率调整的小区中断补偿方法 | 第54-59页 |
5.2.1 系统模型 | 第54-56页 |
5.2.2 算法介绍 | 第56-59页 |
5.3 仿真结果 | 第59-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