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实验一 建立小鼠氟斑牙动物模型 | 第12-22页 |
引言 | 第12页 |
第1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2-14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12-13页 |
·实验动物及试剂 | 第12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12-13页 |
·方法 | 第13-14页 |
·氟化钠溶液的配置 | 第13页 |
·动物模型建立及分组 | 第13页 |
·宏观观察指标 | 第13页 |
·扫描电镜观察标本的制作 | 第13-14页 |
第2章 结果 | 第14-19页 |
·小鼠氟牙症的临床表现 | 第14页 |
·扫描电镜观察小鼠氟斑牙釉质形态 | 第14-19页 |
第3章 讨论 | 第19-21页 |
结论 | 第21-22页 |
实验二 氟斑牙祛色剂对牙体的安全性研究 | 第22-37页 |
引言 | 第22页 |
第1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22-23页 |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23页 |
·方法 | 第23-25页 |
·实验动物的分组 | 第23-24页 |
·实验标本的制取 | 第24-25页 |
第2章 结果 | 第25-32页 |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 第25页 |
·能谱分析结果 | 第25-27页 |
·各组的钙含量 | 第25-26页 |
·各组的磷含量 | 第26页 |
·各组的钙/磷比值 | 第26页 |
·各组钙、磷含量、钙/磷比值的平均值比较 | 第26-27页 |
·显微硬度测试结果 | 第27-28页 |
·牙髓组织切片观察结果 | 第28-32页 |
第3章 讨论 | 第32-36页 |
·扫描电镜观察 | 第32-33页 |
·能谱分析 | 第33-34页 |
·显微硬度测试 | 第34页 |
·病理切片观察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实验三 对氟斑牙祛色剂处理后的牙齿再矿化进行活体动态观察 | 第37-47页 |
引言 | 第37页 |
第1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材料 | 第37-38页 |
·主要试剂 | 第37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37-38页 |
·方法 | 第38-39页 |
·实验动物的分组 | 第38页 |
·实验标本的制取 | 第38-39页 |
第2章 结果 | 第39-44页 |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 第39页 |
·能谱分析结果 | 第39-41页 |
·各组的钙含量 | 第39页 |
·各组的磷含量 | 第39-40页 |
·各组的钙/磷比值 | 第40页 |
·各组钙、磷含量、钙/磷比值的平均值比较 | 第40-41页 |
·显微硬度测试结果 | 第41-44页 |
第3章 讨论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综述 | 第49-60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