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5-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和路线 | 第15-18页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 第19-29页 |
2.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规范 | 第19-22页 |
2.1.1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规范 | 第19-21页 |
2.1.2 我国银行业内部控制规范 | 第21-22页 |
2.2 内部控制理论 | 第22-29页 |
2.2.1 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定义 | 第22页 |
2.2.2 内部控制的理论发展过程 | 第22-23页 |
2.2.3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目标 | 第23-25页 |
2.2.4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原则 | 第25页 |
2.2.5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要素 | 第25-29页 |
3 中国银行R支行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 | 第29-37页 |
3.1 中国银行R支行的基本情况 | 第29-31页 |
3.1.1 发展历程 | 第29页 |
3.1.2 公司治理和支行结构及管理 | 第29-30页 |
3.1.3 业务范围 | 第30-31页 |
3.1.4 其他方面的情况 | 第31页 |
3.2 中国银行R支行的内部控制状况 | 第31-32页 |
3.3 中国银行R支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32-37页 |
3.3.1 内部控制环境需要改善 | 第32-33页 |
3.3.2 风险评估能力需要加强 | 第33-34页 |
3.3.3 控制活动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3.3.4 信息与沟通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3.3.5 内部监督需要加强 | 第36-37页 |
4 国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经验及借鉴 | 第37-39页 |
4.1 花旗银行管理模式 | 第37页 |
4.2 汇丰银行的管理模式 | 第37-38页 |
4.3 渣打银行的管理模式 | 第38-39页 |
5 加强中国银行R支行内部控制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 第39-45页 |
5.1 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 第39-40页 |
5.1.1 完善治理结构和组织架构 | 第39页 |
5.1.2 明确内控委员会的职责 | 第39页 |
5.1.3 提升内控文化氛围 | 第39页 |
5.1.4 做好人力资源政策 | 第39-40页 |
5.2 提升风险评估能力 | 第40-41页 |
5.2.1 加强风险重视程度 | 第40页 |
5.2.2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 第40页 |
5.2.3 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 第40-41页 |
5.3 增强内部控制活动 | 第41页 |
5.3.1 排查员工的异常行为 | 第41页 |
5.3.2 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 第41页 |
5.4 解决信息与沟通的问题 | 第41-42页 |
5.4.1 完善信息与沟通系统 | 第41-42页 |
5.4.2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 第42页 |
5.5 完善内部监督 | 第42-45页 |
5.5.1 提高内部监督质量 | 第42-43页 |
5.5.2 加强内控专管员的培训 | 第43-45页 |
6 结论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