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中英文缩略表 | 第11-12页 |
| 1 引言 | 第12-18页 |
| 1.1 杜氏肌营养不良 | 第12-15页 |
| 1.2 诱导多能干细胞 | 第15-16页 |
| 1.3 iPSCs在DMD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 2 实验材料 | 第18-23页 |
| 2.1 实验仪器 | 第18-19页 |
| 2.2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 2.3 实验试剂 | 第19-20页 |
| 2.4 试剂的配制 | 第20-22页 |
| 2.5 质粒 | 第22-23页 |
| 3 实验方法 | 第23-34页 |
| 3.1 绒毛细胞的传代培养与冻存 | 第23-25页 |
| 3.1.1 绒毛细胞的获取 | 第23页 |
| 3.1.2 绒毛细胞的传代培养 | 第23-24页 |
| 3.1.3 绒毛细胞的冻存 | 第24页 |
| 3.1.4 绒毛细胞的复苏 | 第24-25页 |
| 3.2 患胎绒毛来源iPSCs(DMD-CV-iPSCs)的诱导和传代培养 | 第25-29页 |
| 3.2.1 患胎绒毛细胞的准备 | 第25页 |
| 3.2.2 DMD-CV-iPSCs的诱导 | 第25-27页 |
| 3.2.3 iPSCs的维持和传代培养 | 第27-28页 |
| 3.2.4 iPSCs的冻存 | 第28-29页 |
| 3.2.5 iPSCs的复苏 | 第29页 |
| 3.3 iPSCs的鉴定 | 第29-34页 |
| 3.3.1 基因突变鉴定 | 第29-31页 |
| 3.3.2 STR分析 | 第31页 |
| 3.3.3 染色体核型分析 | 第31页 |
| 3.3.4 外源性基因非插入鉴定 | 第31页 |
| 3.3.5 碱性磷酸酶(AP)染色实验 | 第31-32页 |
| 3.3.6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外源性基因表达 | 第32-33页 |
| 3.3.7 体内分化能力鉴定 | 第33-34页 |
| 4 实验结果 | 第34-41页 |
| 4.1 细胞培养及形态观察 | 第34-37页 |
| 4.2 DMD-CV-iPSCs的遗传学分析 | 第37-38页 |
| 4.3 非整合性分析 | 第38-39页 |
| 4.4 碱性磷酸酶染色实验 | 第39页 |
| 4.5 多能性标志物的表达 | 第39-40页 |
| 4.6 畸胎瘤实验 | 第40-41页 |
| 5 讨论 | 第41-45页 |
| 6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 综述 | 第5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