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贿赂的外延—“交易对价说”概念之提倡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0页 |
2 贿赂的起源与贿赂外延的发展变化 | 第10-16页 |
2.1 我国古代的贿赂与贿赂犯罪 | 第10-12页 |
2.1.1 贿赂的含义演变 | 第10-11页 |
2.1.2 贿赂犯罪的产生原因 | 第11-12页 |
2.2 新中国贿赂犯罪的立法沿革 | 第12-13页 |
2.3 贿赂手段的新发展 | 第13-16页 |
2.3.1. 性贿赂 | 第13-14页 |
2.3.2. 情感贿赂 | 第14页 |
2.3.3. 反向贿赂 | 第14-15页 |
2.3.4. 信息贿赂 | 第15页 |
2.3.5. 精神利益贿赂 | 第15页 |
2.3.6. 权权交易贿赂 | 第15-16页 |
3 现有贿赂外延学说及评价 | 第16-20页 |
3.1. 财物说 | 第16-17页 |
3.1.1. 财物说的主张 | 第16页 |
3.1.2. 财物说的滞后性 | 第16-17页 |
3.2. 财产性利益说 | 第17页 |
3.2.1. 财产性利益说的主张 | 第17页 |
3.2.2. 财产性利益说是贿赂外延的通说 | 第17页 |
3.3. 不正当利益说 | 第17-20页 |
3.3.1. 不正当利益说的主张 | 第17-18页 |
3.3.2. 不正当利益说是贿赂外延发的发展趋势 | 第18页 |
3.3.3. 不正当利益说仍然具有片面性 | 第18-20页 |
4 关于“交易对价说”的初步构想 | 第20-25页 |
4.1. 交易对价说的提出 | 第20-21页 |
4.2. 交易对价说的内涵 | 第21-22页 |
4.3. 交易对价说的合理性 | 第22-24页 |
4.3.1. 交易对价说揭示贿赂的本质 | 第22页 |
4.3.2. 交易对价说保障法律稳定性 | 第22-23页 |
4.3.3. 交易对价说不会使贿赂罪成为兜底条款 | 第23页 |
4.3.4. 交易对价说不会丧失刑法谦抑性 | 第23-24页 |
4.4 交易对价说的验证 | 第24-25页 |
5 交易对价说的法律实现 | 第25-32页 |
5.1. 交易对价说的法律实现形式 | 第25-26页 |
5.1.1. 法律解释先天不足 | 第25页 |
5.1.2. 立法优势 | 第25-26页 |
5.2. 交易对价说的具体实现方式 | 第26-32页 |
5.2.1. 交易对价说下贿赂犯罪的入罪标准 | 第26页 |
5.2.2. 职务行为的范围 | 第26-27页 |
5.2.3 贿赂行为与礼尚往来的区分 | 第27-28页 |
5.2.4. 交易对价说下的处罚根据 | 第28-29页 |
5.2.5. 交易对价说下的侦查手段 | 第29-32页 |
6 结语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