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 第11-12页 |
| 1.2.1 研究的方法 | 第11页 |
| 1.2.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1-12页 |
|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框架 | 第12-15页 |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 1.3.2 论文的框架 | 第13-15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 2.1 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界定 | 第15-16页 |
| 2.1.1 能源消耗的界定 | 第15页 |
| 2.1.2 经济增长的界定 | 第15-16页 |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 2.2.1 建筑业碳排放的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 2.2.2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第18-19页 |
| 2.2.3 影响碳排放变化因素的研究 | 第19-20页 |
| 2.2.4 区域碳排放及经济增长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 2.3 已有研究述评 | 第21-23页 |
| 3 陕西省建筑业碳排放、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现状及发展关系研究 | 第23-39页 |
| 3.1 陕西省建筑业碳排放、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 第23-30页 |
| 3.1.1 经济增长现状 | 第23-25页 |
| 3.1.2 能源消耗现状 | 第25-28页 |
| 3.1.3 碳排放的现状 | 第28-30页 |
| 3.2 陕西省建筑业碳排放、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发展关系预测 | 第30-36页 |
| 3.2.1 库兹涅茨曲线发展历程 | 第30-31页 |
| 3.2.2 库兹涅茨曲线常见形式 | 第31-33页 |
| 3.2.3 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构建 | 第33-34页 |
| 3.2.4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发展关系预测 | 第34-35页 |
| 3.2.5 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发展关系预测 | 第35-36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9页 |
| 4 陕西省建筑业碳排放、能源消耗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第39-47页 |
| 4.1 脱钩概述 | 第39-42页 |
| 4.1.1 脱钩理论发展 | 第39-40页 |
| 4.1.2 脱钩理论简介 | 第40-41页 |
| 4.1.3 脱钩模型修正 | 第41-42页 |
| 4.2 碳排放、能源消耗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 | 第42-45页 |
| 4.2.1 数据整理 | 第42-44页 |
| 4.2.2 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5 陕西省建筑业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 第47-59页 |
| 5.1 因素分解模型的选择和建立 | 第47-50页 |
| 5.1.1 因素分解方法的选取 | 第47-48页 |
| 5.1.2 LMDI 分解模型的建立 | 第48-50页 |
| 5.1.3 数据来源说明 | 第50页 |
| 5.2 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对碳排放的影响实证分析 | 第50-56页 |
| 5.2.1 各因素累计总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 第50-52页 |
| 5.2.2 经济发展规模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 第52-53页 |
| 5.2.3 能源消耗强度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 第53-54页 |
| 5.2.4 能源消费结构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 第54-56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9页 |
| 6 陕西省建筑业节能减排调整建议 | 第59-63页 |
| 6.1 以政府为视角提出调整建议 | 第59-60页 |
| 6.1.1 逐渐加大脱钩程度 | 第59页 |
| 6.1.2 落实节能减排责任 | 第59页 |
| 6.1.3 明确节能减排目标 | 第59-60页 |
| 6.2 以行业为视角提出调整建议 | 第60-63页 |
| 6.2.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第60页 |
| 6.2.2 优化能源消费现状 | 第60页 |
| 6.2.3 调整建筑材料选用 | 第60-63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3-67页 |
| 7.1 研究结论 | 第63-64页 |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64-67页 |
| 7.2.1 研究不足 | 第64页 |
| 7.2.2 研究展望 | 第64-67页 |
| 致谢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