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论文

道德践行能力与组织认同、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3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研究路线与研究内容第14-17页
        1.4.1 技术路线第14-15页
        1.4.2 研究内容第15-17页
2 文献综述第17-33页
    2.1 道德践行能力的研究综述第17-24页
        2.1.1 道德践行能力概念及基本内涵第17-21页
        2.1.2 道德践行能力的相关结构第21-23页
        2.1.3 道德践行能力的研究进展第23-24页
    2.2 组织认同的研究综述第24-27页
        2.2.1 组织认同概念及基本内涵第24-25页
        2.2.2 组织认同的相关结构与测量第25-26页
        2.2.3 组织认同的研究进展第26-27页
    2.3 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综述第27-30页
        2.3.1 组织公民行为概念及基本内涵第27-28页
        2.3.2 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结构与测量第28-29页
        2.3.3 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进展第29-30页
    2.4 道德践行能力与组织认同、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第30-33页
3 理论与假设第33-41页
    3.1 道德践行能力与组织认同、组织公民行为相互关系的理论基础第33-35页
        3.1.1 社会学习理论第33-34页
        3.1.2 社会交换理论第34页
        3.1.3 互惠理论第34-35页
    3.2 本研究相关概念的定义第35-37页
        3.2.1 道德践行能力的定义第35-36页
        3.2.2 组织认同的定义第36页
        3.2.3 组织公民行为的定义第36-37页
    3.3 本研究主要假设第37-41页
        3.3.1 道德践行能力与组织认同的研究假设第37页
        3.3.2 道德践行能力与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假设第37-38页
        3.3.3 组织认同对道德践行能力与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作用的研究假设第38-41页
4 研究方法与问卷编制第41-51页
    4.1 研究方法第41-43页
        4.1.1 研究工具第41页
        4.1.2 研究程序第41-42页
        4.1.3 统计方法第42-43页
    4.2 道德践行能力问卷的编制与修订第43-51页
        4.2.1 道德践行能力问卷的编制第43-44页
        4.2.2 道德践行能力问卷的预测样本分布第44-45页
        4.2.3 道德践行能力问卷的因素分析第45-48页
        4.2.4 道德践行能力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第48-51页
5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1-87页
    5.1 本研究的数据收集第51页
    5.2 本研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1-55页
        5.2.1 被试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1-53页
        5.2.2 问卷测量题项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3-55页
    5.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第55-57页
        5.3.1 问卷的信度分析第55-56页
        5.3.2 问卷的效度分析第56-57页
    5.4 被试群体的差异性检验第57-69页
        5.4.1 被试群体的地区差异检验第57-59页
        5.4.2 被试群体的职业差异检验第59-61页
        5.4.3 被试群体的性别差异检验第61-62页
        5.4.4 被试群体的年龄差异检验第62-65页
        5.4.5 被试群体的受教育程度差异检验第65-67页
        5.4.6 被试群体的家庭所在地差异检验第67-69页
    5.5 道德践行能力与组织认同、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分析第69-71页
    5.6 道德践行能力与组织认同、组织公民行为的回归分析第71-81页
        5.6.1 道德践行能力对组织认同的回归分析第71-73页
        5.6.2 道德践行能力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回归分析第73-76页
        5.6.3 组织认同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回归分析第76-78页
        5.6.4 组织认同对道德践行能力与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作用分析第78-81页
    5.7 分析与讨论第81-87页
        5.7.1 本研究假设检验结果汇总第81页
        5.7.2 讨论第81-87页
6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第87-91页
    6.1 研究结论第87页
    6.2 对策建议第87-88页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88-91页
致谢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9页
附录第99-100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99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第99-100页
    C.调查问卷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毛泽东关于党的纯洁性建设思想研究
下一篇:《韩非子》中的名辩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