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本征图像分解算法研究及其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本征图分解的概念第11-12页
    1.2 相关研究第12-19页
        1.2.1 Retinex理论第12-14页
        1.2.2 图像序列法第14-18页
        1.2.3 其它本征图分解方法第18-19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 本文组织结构第20-21页
第二章 本征图像库第21-29页
    2.1 本征图像库介绍第21页
    2.2 本征图像库的生成第21-24页
        2.2.1 拍摄图像法第21-22页
        2.2.2 亮度和反照率的分离第22-23页
        2.2.3 物体的精确定位第23-24页
    2.3 误差计算第24-25页
    2.4 算法比较第25-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使用深度信息的本征图分解第29-47页
    3.1 深度信息与Retinex多层模型第29-39页
        3.1.1 Stereo Retinex介绍第29-30页
        3.1.2 相关背景第30-31页
        3.1.3 Stereo Retinex算法第31-32页
        3.1.4 算法实现细节第32-33页
        3.1.5 实验第33-39页
    3.2 深度信息与导数分类的Retinex第39-45页
        3.2.1 导数分类的Retinex第39-41页
        3.2.2 深度边界的生成第41-42页
        3.2.3 结合深度信息的导数分类第42-45页
    3.3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使用本征图像分解的SIFT特征提取第47-69页
    4.1 SIFT算法第47-55页
        4.1.1 算法介绍第47页
        4.1.2 相关研究第47-48页
        4.1.3 构建尺度空间第48-49页
        4.1.4 检测并精确定位尺度空间极值点第49-51页
        4.1.5 去除不稳定的边缘响应点第51-53页
        4.1.6 分配特征点方向第53页
        4.1.7 特征点描述子生成第53-54页
        4.1.8 特征点匹配第54-55页
    4.2 Retinex和SIFT(R-SIFT)第55-68页
        4.2.1 R-SIFT概述第55-56页
        4.2.2 使用本征图像数据库进行验证第56-61页
        4.2.3 R-SIFT的实现第61-63页
        4.2.4 在Phos图像数据库中的验证第63-68页
    4.3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Retinex车牌定位与R-SIFT车牌匹配第69-85页
    5.1 车牌定位与识别的意义第69-70页
    5.2 车牌定位方法分类第70-71页
    5.3 投影分析法第71-75页
        5.3.1 图像灰度化第71-72页
        5.3.2 图像二值化第72-74页
        5.3.3 图像边缘检测第74页
        5.3.4 定位结果第74-75页
    5.4 Retinex与车牌定位第75-78页
        5.4.1 夜光下投影分析法失效第75页
        5.4.2 使用Retinex的车牌定位第75-78页
    5.5 R-SIFT车牌匹配第78-83页
        5.5.1 车牌匹配方法框架第78页
        5.5.2 R-SIFT匹配实验结果第78-83页
    5.6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5-87页
    6.1 本文总结第85-86页
    6.2 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3页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3-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ndroid无线点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云平台的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测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