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合同相对性原则及其突破概述 | 第9-21页 |
1.1 合同相对性原则概述 | 第9-14页 |
1.1.1 合同相对性原则的起源 | 第9-10页 |
1.1.2 合同相对性原则的概念及其内容 | 第10-12页 |
1.1.3 合同相对性原则面临的现实问题 | 第12-14页 |
1.2 合同相对性突破概述 | 第14-21页 |
1.2.1 合同相对性突破的实质内涵 | 第15-16页 |
1.2.2 合同相对性突破的判断标准问题 | 第16-18页 |
1.2.3 对我国合同立法中相关制度的剖析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合同相对性突破的法理依据分析 | 第21-36页 |
2.1 合同相对性突破的法哲学分析 | 第21-28页 |
2.1.1 合同相对性突破是对正义的追求 | 第21-24页 |
2.1.2 合同相对性突破是对秩序的追求 | 第24-26页 |
2.1.3 合同相对性突破是对自由的追求 | 第26-28页 |
2.2 合同相对性突破的法经济学分析 | 第28-33页 |
2.2.1 法经济学基本假设角度的分析 | 第28-31页 |
2.2.2 法律成效分析 | 第31-33页 |
2.3 合同相对性突破的法社会学分析 | 第33-36页 |
第三章 合同相对性突破的适用原则与制度完善 | 第36-42页 |
3.1 合同相对性突破的适用原则 | 第36-38页 |
3.1.1 坚持合同相对性原则为基础,合同相对性突破为例外 | 第36-37页 |
3.1.2 遵循合同相对性突破法定原则 | 第37页 |
3.1.3 运用法哲学、法经济学等方法指导合同相对性突破 | 第37-38页 |
3.2 合同相对性突破的制度完善 | 第38-42页 |
3.2.1 利益第三人合同的制度设计 | 第39-40页 |
3.2.2 因第三人原因导致违约的制度设计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