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银行法论文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一、导论第12-15页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1. 选题缘由第12页
        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 研究现状第13-15页
二、本文涉及的几个基本范畴界定第15-22页
    (一) 理财第15-16页
        1. 理财的发展历史第15页
        2. 理财的概念及特点第15-16页
    (二) 金融理财第16-17页
        1. 金融理财的概念第16-17页
        2. 金融理财的特点第17页
    (三)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第17-19页
        1.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发展历史第17-18页
        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界定第18-19页
    (四) 监管第19-22页
        1. 经济学中的监管第20页
        2. 政治学中的监管第20-21页
        3. 结论第21-22页
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监管的价值目标与模式选择第22-31页
    (一)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监管的价值目标第22-24页
        1. 确保金融稳定安全第23页
        2. 保护投资人的利益第23页
        3. 安全与效率并重第23-24页
    (二)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监管的模式选择第24-31页
        1. 我国现行监管模式的实践评析第24-25页
        2. 我国现行监管模式的学说评析第25-26页
        3. 美、德、日模式的比较与启示第26-29页
        4. 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有机结合:我国的应然选择第29-31页
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准入与市场退出监管第31-41页
    (一)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准入监管第31-37页
        1. 商业银行业务准入监管第31-32页
        2. 商业银行业务准入监管的域外经验第32-34页
        3.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准入监管第34-37页
    (二)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退出监管第37-41页
        1.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退出的涵义第37-38页
        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退出监管的必要性第38页
        3.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退出监管的方式第38-39页
        4. 现有退出程序监管存在的问题第39-41页
五、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具体内容的监管第41-51页
    (一) 保底条款监管第41-45页
        1. 保底条款的产生原因和法律性质第41-45页
        2. 保底条款监管的完善第45页
    (二) 信息披露监管第45-47页
        1. 现行银行信息披露监管存在的不足第46页
        2. 信息披露监管的完善第46-47页
    (三) 关联交易监管第47-49页
        1. 强化银行内部控制第48页
        2. 限制个人理财中关联交易的交易额第48页
        3. 对关联交易进行分类监管第48-49页
    (四) 营销监管第49-51页
        1. 规范文本使用第49页
        2. 落实产品风险评级和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第49-50页
        3. 强化销售监管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院网络强制拍卖制度研究
下一篇:巴塞尔协议Ⅲ视角下我国银行业监管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