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PHEV 技术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1.2.1 国外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1.2.2 国内发展概况 | 第15页 |
1.3 生命周期评价与相关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3.1 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 | 第15-16页 |
1.3.2 汽车燃料周期评价与相关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3.3 PHEV 燃料周期评价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4 课题的提出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1.4.1 课题的提出 | 第19-20页 |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周期能源消耗与气体排放分析模型 | 第22-34页 |
2.1 评价框架 | 第22-25页 |
2.1.1 系统边界 | 第22-24页 |
2.1.2 输入与输出 | 第24页 |
2.1.3 功能单位 | 第24页 |
2.1.4 分析指标 | 第24-25页 |
2.2 上游阶段算法分析 | 第25-31页 |
2.2.1 任一环节的直接能源消耗与气体排放分析 | 第25-28页 |
2.2.2 相邻环节的联系 | 第28页 |
2.2.3 任一环节的实际能源消耗与排放分析 | 第28-29页 |
2.2.4 任一环节的生命周期一次能源消耗与排放计算 | 第29-30页 |
2.2.5 上游阶段的生命周期一次能源消耗与排放计算 | 第30页 |
2.2.6 算法特点 | 第30-31页 |
2.3 下游阶段算法分析 | 第31页 |
2.4 全生命周期算法分析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3章 汽油和电力上游阶段的能源消耗与排放分析 | 第34-56页 |
3.1 基础数据 | 第34-36页 |
3.2 原材料开采环节分析 | 第36-40页 |
3.2.1 工艺燃料 | 第36-38页 |
3.2.2 直接环境排放 | 第38-40页 |
3.3 能源运输环节分析 | 第40-43页 |
3.3.1 各类能源的运输情况 | 第40-41页 |
3.3.2 各种运输方式的工艺燃料消耗 | 第41-42页 |
3.3.3 各种能源运输过程的直接环境排放 | 第42-43页 |
3.4 工艺燃料子系统分析 | 第43-46页 |
3.5 汽油生产环节分析 | 第46-48页 |
3.5.1 生产流程 | 第46-47页 |
3.5.2 汽油生产过程的直接能源消耗与环境排放 | 第47-48页 |
3.6 汽油上游阶段分析 | 第48-51页 |
3.7 电力生产环节分析 | 第51页 |
3.8 电力上游阶段分析 | 第51-54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料消耗与排放分析 | 第56-64页 |
4.1 机动车的燃料消耗与排放分析 | 第56-57页 |
4.2 汽车的轮毂试验研究 | 第57-59页 |
4.2.1 试验系统简介 | 第57页 |
4.2.2 NEDC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57-59页 |
4.3 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的能源消耗与排放分析 | 第59-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燃料周期分析 | 第64-78页 |
5.1 燃料周期能源消耗与排放分析 | 第64-69页 |
5.2 电力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69-70页 |
5.3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压缩天然气汽车燃料周期对比分析 | 第70-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8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第78-80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8-79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