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句子压缩相关理论与技术 | 第19-37页 |
2.1 中文句子压缩的一般流程 | 第19-20页 |
2.2 中文句子压缩的预处理技术 | 第20-27页 |
2.2.1 中文分词 | 第20-22页 |
2.2.2 词性标注 | 第22-25页 |
2.2.3 句法分析 | 第25-27页 |
2.3 典型的句子压缩方法 | 第27-33页 |
2.3.1 Noisy-Channel模型 | 第27-28页 |
2.3.2 Hedge Trimmer | 第28-30页 |
2.3.3 WeiXu:基于语法规则的中文句子压缩方法 | 第30-33页 |
2.4 热词 | 第33-34页 |
2.5 模拟退火算法简介 | 第34-35页 |
2.6 压缩性能评分机制 | 第35-3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基于词语热度的中文句子压缩算法 | 第37-57页 |
3.1 本文算法整体框架 | 第37-38页 |
3.2 预处理 | 第38-40页 |
3.2.1 ICTICLAS分词 | 第38-40页 |
3.2.2 Stanford Parser句法分析 | 第40页 |
3.3 基于语言学的启发式规则 | 第40-46页 |
3.4 基于热度的压缩方法 | 第46-48页 |
3.5 基于模拟退火的补偿算法 | 第48-50页 |
3.6 句子整理及语法修复 | 第50-54页 |
3.6.1 句子整理 | 第50-52页 |
3.6.2 语法修复 | 第52-54页 |
3.7 评分机制 | 第54-55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7-69页 |
4.1 系统概述 | 第57-61页 |
4.1.1 系统开发环境 | 第57页 |
4.1.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57-61页 |
4.2 实验设置 | 第61-62页 |
4.3 实验结果及评价 | 第62-64页 |
4.4 典型示例 | 第64-66页 |
4.5 错误分析 | 第66-6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9-71页 |
5.1 总结 | 第69-70页 |
5.2 后续工作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