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哲学基本问题论文--认识论论文

副现象论在当代心灵哲学的发展路径及其争鸣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前言第12-17页
导言第17-22页
第一章 副现象论在古希腊的萌芽第22-27页
    一、柏拉图的反对第24-25页
    二、亚里士多德的反对第25-27页
第二章 副现象论在十八、十九世纪的兴起第27-35页
    一、机械论与唯物主义第27-29页
    二、赫胥黎时代的副现象论思想第29-31页
    三、赫胥黎的副现象论的思想第31-33页
    四、对赫胥黎的副现象论的评论第33-35页
第三章 副现象论的当代多样发展第35-50页
    一、K.坎贝尔的新副现象论第35-36页
    二、杰克逊:感受性质副现象论第36页
    三、功能主义副现象论第36-37页
    四、麦克劳和林的类型-个例副现象论N.坎贝尔的解释副现象论第37-39页
    五、麦金的神秘主义副现象论第39-42页
    六、鲁滨逊的副现象论二元论第42-50页
第四章 论证副现象论的三个因果论证第50-58页
    一、心理异常性的论证第50-52页
    二、反个体主义论证第52-55页
    三、因果排斥论证第55-58页
第五章 反对副现象论的论证第58-75页
    一、反直觉论证第59-60页
    二、内省论证第60-61页
    三、进化论证第61-64页
    四、他心知的不可能论证第64-65页
    五、反辩护论证第65-75页
第六章 我们从副现象论当中学到什么?第75-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致谢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哲学无定论”问题探析
下一篇:文化中的沉浮--汉魏六朝诸葛家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