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三、体例简说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唐五代词概说 | 第14-17页 |
第一节 唐五代词的形成与发展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唐五代词调及用韵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六十七至八十字中调词律分析 | 第17-73页 |
第一节 青玉案 | 第17-21页 |
第二节 洞仙歌 | 第21-29页 |
第三节 怨春闺 | 第29-32页 |
第四节 宫怨春 | 第32-36页 |
第五节 扑蝴蝶 | 第36-51页 |
第六节 凤归云 | 第51-68页 |
第七节 别仙子 | 第68-73页 |
第三章 八十一至九十字中调词律分析 | 第73-110页 |
第一节 拜新月 | 第73-79页 |
第二节 秋夜月 | 第79-85页 |
第三节 离别难 | 第85-92页 |
第四节 鱼游春水 | 第92-96页 |
第五节 卜算子慢 | 第96-105页 |
第六节 八六子 | 第105-110页 |
第四章 九十一至一百三十六字长调词律分析 | 第110-151页 |
第一节 金浮图 | 第110-114页 |
第二节 帝台春 | 第114-120页 |
第三节 内家娇 | 第120-134页 |
第四节 秋霁 | 第134-139页 |
第五节 倾杯乐 | 第139-146页 |
第六节 歌头 | 第146-151页 |
第五章 《全唐五代词》六十七至一百三十六字中长调用韵分析 | 第151-155页 |
第一节 平声韵 | 第151-152页 |
第二节 上去声韵 | 第152-153页 |
第三节 入声韵 | 第153-155页 |
结语 | 第155-161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1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66-167页 |
致谢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