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4-20页 |
第一节 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相关概念 | 第14-15页 |
一、地方立法 | 第14页 |
二、公众参与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公众参与立法的相关理论 | 第15-20页 |
一、人民主权理论 | 第15-16页 |
二、参与式民主理论 | 第16-17页 |
三、协商民主理论 | 第17-18页 |
四、程序正义理论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安徽省地方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的现状与不足 | 第20-30页 |
第一节 安徽省地方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的现状 | 第20-24页 |
一、淮南市 | 第21-22页 |
二、合肥市 | 第22页 |
三、宿州市 | 第22-24页 |
第二节 安徽省地方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的不足 | 第24-30页 |
一、立法信息公开不充分 | 第24-25页 |
二、公众参与范围和途径有限 | 第25-27页 |
三、公众参与缺乏较为细致的程序保障 | 第27-28页 |
四、立法过程缺少公众监督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相关规定及实践现状 | 第30-35页 |
第一节 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相关规定 | 第30-32页 |
一、宪法层面 | 第30-31页 |
二、法律层面 | 第31页 |
三、地方性法规层面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实践现状 | 第32-35页 |
第五章 安徽省地方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35-43页 |
第一节 加强立法信息公开 | 第35-36页 |
一、扩大立法信息公开的范围 | 第35页 |
二、拓宽立法信息公开渠道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扩大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范围和途径 | 第36-38页 |
一、扩大公众参与立法的范围 | 第36-37页 |
二、拓展公众参与立法的途径 | 第37-38页 |
第三节 优化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听证机制 | 第38-40页 |
一、地方立法座谈会和听证会的性质和程序应明确区分与具体规定 | 第38页 |
二、明确立法听证结果的反馈及参与人员的遴选机制 | 第38-39页 |
三、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来激发公众参与立法听证的积极性 | 第39-40页 |
第四节 明确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监督权利 | 第40-43页 |
一、公众有权监督地方立法活动过程 | 第40页 |
二、公众有权参与立法后评估活动 | 第40-41页 |
三、公众有权提出立法审查建议 | 第41页 |
四、通过网络媒体与“大数据”技术力量来深化立法监督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