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各种画技法:按用途分论文--壁画论文

岩山寺文殊殿壁画配景山水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4页
    1.问题的提出第8-9页
    2.研究意义第9-11页
        2.1 理论意义第9-10页
        2.2 实践意义第10-11页
    3.研究现状第11-13页
        3.1 国外研究情况第11页
        3.2 国内研究情况第11-13页
    4.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3-14页
1.岩山寺的发展历程及与壁画内容概况第14-33页
    1.1 岩山寺的建造历史第14-16页
    1.2 岩山寺现状第16-19页
    1.3 岩山寺壁画内容概况第19-33页
2.岩山寺文殊殿壁画配景山水的表现形式第33-61页
    2.1 岩山寺文殊殿壁画配景山水的形成背景第33-43页
        2.1.1 金代山水画的历史地位第34-35页
        2.1.2 金对宋代画院的借才第35-38页
        2.1.3 金汉文化融合第38-40页
        2.1.4 佛教盛行第40-43页
    2.2 配景山水内容的杂糅性第43-50页
        2.2.1 配景山水与界画相结合第43-45页
        2.2.2 配景山水与人物相结合第45-48页
        2.2.3 配景山水与市井风俗相结合第48-50页
    2.3 整体壁画绘制技法的综合性第50-61页
        2.3.1 严整精细的线条第50-55页
        2.3.2 局部的皴法运用第55-58页
        2.3.3 沥粉与贴金工艺第58-61页
3.岩山寺文殊殿壁画的山水艺术特色第61-75页
    3.1 严谨的造型第61-67页
    3.2 大全景式的构图与多重的空间第67-69页
    3.3 多样的透视第69-71页
    3.4 重彩平涂的设色第71-75页
结论第75-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杨守敬题跋谈当下书法艺术风格的一些趋向--以《洛神赋十三行》题跋为例
下一篇:浅析都市水墨人物画的形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