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资料与方法 | 第13-18页 |
1 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1.1 高血压诊断标准 | 第13页 |
1.2 高血压左室构型分类标准 | 第13页 |
1.3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2 病例选择 | 第14-15页 |
2.1 病例来源 | 第14页 |
2.2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4页 |
2.3 正常对照组纳入标准 | 第14-15页 |
2.4 病例排除标准 | 第15页 |
3 试验设计与安排 | 第15-18页 |
3.1 中医辨证分型 | 第15页 |
3.2 检测项目与方法 | 第15-18页 |
结果 | 第18-26页 |
1 颈围分组依据 | 第18页 |
2 各组间年龄、血压及高血压病病程构成比较 | 第18-19页 |
3 健康男性与女性高、低颈围组间左室结构指标及左室构型比较 | 第19-21页 |
4 高血压男性及女性高、低颈围组间左室结构指标及左室构型比较 | 第21-23页 |
5 健康男性与女性高、低颈围组间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比较 | 第23-24页 |
6 高血压男性与女性高、低颈围组间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比较 | 第24-26页 |
讨论 | 第26-35页 |
1 颈围的临床应用研究 | 第26-28页 |
2 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的中医临床研究 | 第28-29页 |
3 高血压对左室重构及舒张功能的影响 | 第29-30页 |
4 研究结果分析 | 第30-35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附录 | 第40-45页 |
文献综述 | 第45-52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历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