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口切除缝合视频辅助瘘管刨除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第13-20页 |
1. 祖国医学对肛瘘的认识 | 第13-14页 |
1.1 肛漏病名的演化 | 第13页 |
1.2 肛瘘的病因病机 | 第13页 |
1.3 肛瘘的治疗 | 第13-14页 |
2. 西方医学对肛瘘认识的研究及发展 | 第14-17页 |
2.1 西方医学对肛瘘病因发病机制的研究 | 第14-15页 |
2.2 肛瘘的病理 | 第15页 |
2.3 肛瘘的分类 | 第15-16页 |
2.4 肛瘘的诊断 | 第16-17页 |
3. 肛瘘手术治疗的现状及发展 | 第17-20页 |
3.1 括约肌保留术式 | 第18-19页 |
3.2 非保留括约肌手术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0-30页 |
1. 临床资料 | 第20-21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1.2 一般资料 | 第20-21页 |
2. 诊断标准 | 第21页 |
2.1 国内分类 | 第21页 |
2.2 国际上Parks分类 | 第21页 |
3. 研究病例的纳入、排除及终止标准 | 第21-22页 |
3.1 纳入标准 | 第21-22页 |
3.2 排除标准 | 第22页 |
3.3 终止试验标准 | 第22页 |
4. 治疗方法 | 第22-25页 |
4.1 术前准备 | 第22-23页 |
4.2 操作过程 | 第23-25页 |
5. 术后处理 | 第25页 |
6. 观察指标 | 第25页 |
7. 观察指标评分标准 | 第25-26页 |
7.1 疗效评定标准 | 第25页 |
7.2 创面愈合时间 | 第25-26页 |
7.3 肛门失禁功能评估 | 第26页 |
7.4 肛管直肠压力测定 | 第26页 |
8. 统计方法 | 第26-27页 |
9. 研究结果 | 第27-28页 |
9.1 有效率比较 | 第27页 |
9.2 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 第27页 |
9.3 肛门功能影响比较 | 第27-28页 |
9.4 术后复发情况比较 | 第28页 |
10. 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10.1 疗效、复发率分析 | 第28页 |
10.2 伤口愈合时间比较 | 第28-29页 |
10.3 肛门功能保护比较 | 第29页 |
11. 结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30-35页 |
1. 本术式的理论基础 | 第30-32页 |
1.1 祖国医学“拔根塞源、护肛温存”学术思想 | 第30-31页 |
1.2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 | 第31页 |
1.3 微创理念的介入 | 第31页 |
1.4 本术式创出的背景 | 第31-32页 |
1.5 本术式操作注意事项 | 第32页 |
2. 本术式的创新点 | 第32-33页 |
3. 问题与展望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附录 | 第40-44页 |
综述 | 第44-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