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6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平板热压印技术发展概况 | 第17-21页 |
1.2.1 平板热压印技术原理 | 第17-18页 |
1.2.2 平板热压印技术发展现状 | 第18-21页 |
1.3 热压印技术的应用 | 第21-24页 |
1.3.1 应用于光学系统 | 第21-22页 |
1.3.2 应用于生物医疗系统 | 第22-24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聚合物热压印成型基础 | 第26-38页 |
2.1 聚合物力学性能的温度敏感性与时间依赖性 | 第26-29页 |
2.1.1 聚合物力学性能的温度敏感性 | 第26-27页 |
2.1.2 聚合物力学性能的时间依赖性 | 第27-28页 |
2.1.3 聚合物的时温等效原理 | 第28-29页 |
2.2 聚合物粘弹性模型 | 第29-31页 |
2.3 聚合物固态成型的变形原理 | 第31-33页 |
2.4 聚合物材料性能的尺寸效应 | 第33-35页 |
2.5 热压印成型后微结构的变形回弹 | 第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8页 |
第三章 热压印成型过程有限元模拟分析 | 第38-58页 |
3.1 微热压印过程非封闭模腔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9-41页 |
3.2 温度对等温热压印过程的影响 | 第41-43页 |
3.3 温度对非等温热压印过程的影响 | 第43-51页 |
3.3.1 模具温度高于聚合物温度的热压印过程 | 第43-48页 |
3.3.2 模具温度低于聚合物温度的热压印过程 | 第48-51页 |
3.4 模具结构尺寸对等温热压印过程的影响 | 第51-56页 |
3.4.1 侧壁倾角对热压印过程的影响 | 第51-53页 |
3.4.2 结构特征尺寸对热压印过程的影响 | 第53-55页 |
3.4.3 模腔距离对热压印过程的影响 | 第55-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SNI-P2P热压印连续成型工艺 | 第58-66页 |
4.1 SNI-P2P热压印连续成型流程 | 第59-61页 |
4.2 SNI-P2P热压印连续成型的非等温热压印工艺 | 第61-63页 |
4.2.1 结晶型聚合物的非等温热压印工艺 | 第61-62页 |
4.2.2 非结晶型聚合物的非等温热压印工艺 | 第62-63页 |
4.3 SNI-P2P热压印连续成型非等温工艺中温度的控制 | 第63-64页 |
4.4 SNI-P2P热压印连续成型非等温工艺中压力的控制 | 第64页 |
4.5 P2P热压印工艺的优化原则 | 第64-6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SNI-P2P热压印连续成型装置设计及实验研究 | 第66-92页 |
5.1 SNI-P2P热压印连续成型装置设计 | 第66-75页 |
5.1.1 SNI-P2P热压印连续成型装置机械结构设计 | 第66-71页 |
5.1.2 SNI-P2P热压印连续成型装置控制系统设计 | 第71-75页 |
5.2 微结构模具制造与设计 | 第75-79页 |
5.2.1 微纳结构模具先进制造技术 | 第75-77页 |
5.2.2 本文使用模具的制造与设计 | 第77-79页 |
5.3 聚丙烯(PP)的SNI-P2P热压印实验 | 第79-85页 |
5.3.1 实验方案 | 第79-80页 |
5.3.2 实验材料 | 第80-81页 |
5.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1-85页 |
5.4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的SNI-P2P热压印实验 | 第85-91页 |
5.4.1 实验方案 | 第85-86页 |
5.4.2 实验材料 | 第86-87页 |
5.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7-9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2-96页 |
6.1 总结 | 第92-93页 |
6.2 展望 | 第93-94页 |
6.3 创新点摘要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2页 |
致谢 | 第102-104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4-106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106-107页 |
附件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