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打假治劣机制的完善与优化
第一章 导论 | 第6-1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6-11页 |
1.2 研究路线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假冒伪劣成因研究 | 第13-20页 |
2.1 假冒伪劣产品概述 | 第13-15页 |
2.2 消费者购假动机 | 第15-16页 |
2.3 企业制售假冒伪劣的原因 | 第16-18页 |
2.4 假冒伪劣的社会根源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 | 第20-28页 |
3.1 假冒伪劣对社会的危害 | 第20-23页 |
3.2 假冒伪劣对经济健康发展的危害 | 第23-28页 |
第四章 全球假冒伪劣状况及治理措施 | 第28-52页 |
4.1 全球假冒产品概况 | 第28-36页 |
4.2 国外打假的有关法律和诉讼程序 | 第36-40页 |
4.3 国外政府、企业打假的策略和若干重要做法 | 第40-52页 |
第五章 政府打假治劣作用分析 | 第52-70页 |
5.1 经济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 | 第52-60页 |
5.2 经济学与“不道德”性 | 第60-62页 |
5.3 政府作用 | 第62-70页 |
第六章 打假治劣机制的完善与优化 | 第70-93页 |
6.1 我国历史上的不法交易行为的治理方法 | 第70-71页 |
6.2 政府打假治劣机制 | 第71-89页 |
6.3 企业维护自身权益 | 第89-91页 |
6.4 消费者自我保护 | 第91-93页 |
结束语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