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1.1 电子散斑干涉测量技术概述 | 第7-8页 |
1.2 电子散斑干涉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8-11页 |
1.2.1 双光束法测量面内位移 | 第8-10页 |
1.2.2 双光束法测量离面位移 | 第10-11页 |
1.3 相移技术 | 第11-13页 |
1.4 光干涉条纹方向和密度计算方法概述 | 第13-15页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傅里叶变换基本原理 | 第16-22页 |
2.1 傅里叶变换基本概念 | 第16-18页 |
2.2 傅里叶变换基本性质 | 第18-20页 |
2.3 傅里叶变换的应用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电子散斑干涉条纹方向的计算 | 第22-33页 |
3.1 方向的定义 | 第22-23页 |
3.2 几种常用的方向计算方法 | 第23-25页 |
3.2.1 梯度法 | 第23-24页 |
3.2.2 累积平方差法 | 第24-25页 |
3.3 基于傅里叶变换计算方向的方法 | 第25-26页 |
3.4 方向图的对比 | 第26-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电子散斑干涉条纹密度的计算 | 第33-37页 |
4.1 基于傅里叶变换计算密度的方法 | 第33-34页 |
4.2 实验结果 | 第34-3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五章 已发表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滤波方法 | 第37-43页 |
5.1 巴特沃斯低通滤波方法 | 第37-38页 |
5.2 阈值滤波方法 | 第38-39页 |
5.3 根滤波方法 | 第39页 |
5.4 窗傅里叶滤波方法 | 第39-42页 |
5.4.1 窗傅里叶滤波方法原理 | 第40-41页 |
5.4.2 窗傅里叶滤波方法实现 | 第41-4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六章 我们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滤波方法 | 第43-59页 |
6.1 基于傅里叶变换滤波方法原理 | 第43-47页 |
6.1.1 相关概念简介 | 第44页 |
6.1.2 方向滤波器 | 第44-46页 |
6.1.3 密度滤波器 | 第46-47页 |
6.2 基于傅里叶变换滤波方法实现 | 第47-49页 |
6.3 基于傅里叶变换滤波的各方法比较 | 第49-58页 |
6.3.1 基于傅里叶变换滤波方法在电子散斑干涉条纹图中的应用 | 第49-54页 |
6.3.2 基于傅里叶变换滤波方法在电子散斑干涉相位图中的应用 | 第54-5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7.1 总结 | 第59-60页 |
7.2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