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1.2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9-10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布料仿真常见模型 | 第11-23页 |
2.1 机织物模型 | 第11-17页 |
2.1.1 几何模型 | 第12页 |
2.1.2 物理模型 | 第12-15页 |
2.1.3 混合方法 | 第15页 |
2.1.4 质点——弹簧模型 | 第15-17页 |
2.2 针织物模型 | 第17-22页 |
2.2.1 质点——弹簧模型 | 第18页 |
2.2.2 针织节和质点——弹簧相结合 | 第18-20页 |
2.2.3 针织节模型 | 第20-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使用NURBS 曲线绘制针织节模型 | 第23-33页 |
3.1 NURBS 曲线介绍 | 第23-26页 |
3.1.1 NURBS 曲线的定义 | 第23-24页 |
3.1.2 求NURBS 曲线上的点 | 第24-25页 |
3.1.3 NURBS 曲线的长度 | 第25-26页 |
3.2 使用NURBS 曲线绘制针织节模型 | 第26-32页 |
3.2.1 针织节模型的几何参数 | 第27-28页 |
3.2.2 针织节模型的型值点 | 第28-30页 |
3.2.3 求取NURBS 曲线的控制点和节点向量 | 第30-31页 |
3.2.4 NURBS 曲线放样 | 第31-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针织节模型的受力分析 | 第33-41页 |
4.1 纱线性质 | 第33-36页 |
4.1.1 内部特性 | 第33-34页 |
4.1.2 纱线和纱线直接的碰撞作用 | 第34页 |
4.1.3 阻尼 | 第34-36页 |
4.1.4 额外的约束 | 第36页 |
4.2 简化受力模型 | 第36-37页 |
4.3 求解针织节的运动和受力 | 第37-39页 |
4.3.1 求解针织节长度 | 第38页 |
4.3.2 初始化针织节的各项参数 | 第38页 |
4.3.3 求解受力 | 第38-39页 |
4.4 实验结果 | 第39-4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基于CUDA 的GPU 并行计算 | 第41-50页 |
5.1 CUDA 简介 | 第41-45页 |
5.1.1 GPU 和CPU 计算对比 | 第41-42页 |
5.1.2 NVIDIA 的GPGPU 模型——CUDA | 第42-43页 |
5.1.3 CUDA 的核心 | 第43-45页 |
5.2 CUDA 编程 | 第45-48页 |
5.2.1 CUDA 通用编程方法 | 第45-47页 |
5.2.2 基于CUDA 的算法流程 | 第47-48页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8-4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本人的工作总结 | 第50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