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磷矿石介绍 | 第11-12页 |
·磷矿石的简介 | 第11页 |
·磷矿石的分布 | 第11-12页 |
·磷矿石的品位 | 第12页 |
·磷矿石的利用现状 | 第12-15页 |
·湿法磷酸 | 第12-13页 |
·热法磷酸 | 第13页 |
·电炉法制黄磷 | 第13页 |
·电炉黄磷制磷酸 | 第13页 |
·窑法磷酸 | 第13-15页 |
·窑法磷酸的基本原理 | 第14页 |
·国内外对窑法磷酸的研究 | 第14-15页 |
·磷肥及复合肥料 | 第15页 |
·国内外对中低品位磷矿利用的研究 | 第15-17页 |
·国外对中低品位磷矿利用的研究 | 第15-16页 |
·国内对中低品位磷矿利用的研究 | 第16-17页 |
·钾长石介绍 | 第17-19页 |
·钾长石及其性质 | 第17-18页 |
·钾长石的加工方法 | 第18页 |
·钾长石的分布 | 第18-19页 |
·钾长石的利用现状 | 第19-20页 |
·国外对钾长石利用的研究 | 第19页 |
·国内对钾长石利用的研究 | 第19-20页 |
·利用钾长石制备钾肥 | 第19-20页 |
·钾长石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研究 | 第20页 |
·开发磷、钾矿石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第20-22页 |
·开发磷矿石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第20-21页 |
·开发磷矿石面临的问题 | 第20-21页 |
·解决问题的对策 | 第21页 |
·开发钾长石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第21-22页 |
·开发钾长石面临的问题 | 第21页 |
·解决问题的对策 | 第21-22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2页 |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4-30页 |
·实验原理 | 第24-26页 |
·磷矿石的还原反应机理 | 第24-26页 |
·钾长石提钾的反应机理 | 第26页 |
·阳离子置换机理 | 第26页 |
·无机盐类的助熔焙烧机理 | 第26页 |
·热力学计算 | 第26-30页 |
·热力学的计算公式 | 第27页 |
·常压下对反应体系的热力学研究 | 第27-30页 |
第三章 实验主要原料、仪器设备及实验方法 | 第30-42页 |
·实验主要原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30-34页 |
·实验主要原料 | 第30-33页 |
·磷矿粉 | 第30-31页 |
·钾长石 | 第31-32页 |
·焦炭 | 第32-33页 |
·实验主要试剂 | 第33-34页 |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第34页 |
·分析测试方法 | 第34-39页 |
·原料磷矿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测定 | 第34-37页 |
·磷矿粉中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 | 第34-35页 |
·磷矿粉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 第35-36页 |
·磷矿粉中氧化钙含量的测定 | 第36-37页 |
·原料钾长石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分析 | 第37-38页 |
·钾长石中氧化钾含量的测定 | 第37-38页 |
·焙烧样关键组分的分析测定 | 第38页 |
·枸溶性氧化钾含量的测定 | 第38页 |
·枸溶性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 | 第38页 |
·焙烧样残留总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 | 第38页 |
·焙烧样残留总氧化钾含量的测定 | 第38页 |
·样品的辅助分析方法 | 第38-39页 |
·热分析 | 第38-39页 |
·激光粒度分析 | 第39页 |
·XRD衍射分析 | 第39页 |
·实验路线和实验方法 | 第39-42页 |
·实验路线 | 第39-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实验焙烧产物的制备 | 第40-41页 |
·单因素规律性实验 | 第41页 |
·正交实验 | 第41页 |
·验证实验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实验研究与讨论 | 第42-73页 |
·实验前期探索和研究 | 第42-44页 |
·初期探索 | 第42页 |
·初期还原剂添加量影响的研究 | 第42-43页 |
·初期焙烧环境对反应影响的研究 | 第43-44页 |
·磷矿粉-焦炭体系中各因素对焙烧反应影响的研究 | 第44-48页 |
·焦炭添加量的影响 | 第44-46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7-48页 |
·磷矿粉-焦炭-钾长石体系中各因素对焙烧反应影响的研究 | 第48-59页 |
·钙硅比对反应的影响 | 第48-51页 |
·多因素对反应效果影响的正交实验 | 第51-59页 |
·正交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 | 第52-55页 |
·正交实验的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验证实验 | 第56-59页 |
·外加助剂对磷矿粉-焦炭-钾长石体系影响的研究 | 第59-71页 |
·助熔剂法的介绍及助剂的选择 | 第59-61页 |
·助熔剂法的介绍 | 第59-60页 |
·助剂的选择 | 第60-61页 |
·外加助剂的影响实验及结果 | 第61-65页 |
·不同助剂的影响效果分析 | 第65-69页 |
·相同Na~+离子助熔剂对实验影响的对比 | 第65-66页 |
·相同K~+离子助熔剂对实验影响的对比 | 第66页 |
·相同Ca~(2+)离子助熔剂对实验影响的对比 | 第66-67页 |
·相同OH~-离子助熔剂对实验影响的对比 | 第67-68页 |
·相同CO_3~(2-)离子助熔剂对实验影响的对比 | 第68-69页 |
·相同Cl~-离子助熔剂对实验影响的对比 | 第69页 |
·相同SO_4~(2-)离子助熔剂对实验影响的对比 | 第69页 |
·验证实验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3-77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问题与建议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83-84页 |
附录B (主要原料的粒度分析报告) | 第84-87页 |
附录C (原料钾长石成分分析测试数据)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