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情感问题分析和比较类型情感问答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本文贡献 | 第13页 |
1.4 文章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工作 | 第14-21页 |
2.1 问答系统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2.1.1 传统问答系统研究 | 第14页 |
2.1.2 传统问题分析研究 | 第14-15页 |
2.1.3 情感问答系统研究 | 第15-16页 |
2.2 意见挖掘 | 第16-17页 |
2.3 比较关系挖掘 | 第17-18页 |
2.4 相关资源 | 第18-20页 |
2.4.1 《知网》介绍 | 第18-19页 |
2.4.2 句法分析器Deparser | 第19-20页 |
2.5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情感问题与事实问题分类 | 第21-30页 |
3.1 概念定义 | 第21-22页 |
3.2 特征选取 | 第22-23页 |
3.3 情感词典构造 | 第23-24页 |
3.4 分类算法 | 第24-28页 |
3.4.1 支持向量机分类器 | 第25-26页 |
3.4.2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 | 第26-28页 |
3.5 实验 | 第28-29页 |
3.6 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汉语情感问题分析 | 第30-54页 |
4.1 语法分类 | 第31-36页 |
4.1.1 语法分类方法 | 第31-32页 |
4.1.2 特征选取 | 第32-33页 |
4.1.3 基于C4.5 算法的语法分类 | 第33-36页 |
4.2 语义分类 | 第36-44页 |
4.2.1 传统的问题语义分类学 | 第36-38页 |
4.2.2 情感问题语义分类学 | 第38-40页 |
4.2.3 特征选取 | 第40-42页 |
4.2.4 语义分类算法 | 第42-44页 |
4.3 其它关键元素抽取 | 第44-47页 |
4.3.1 抽取意见持有者 | 第44-46页 |
4.3.2 抽取情感元素 | 第46页 |
4.3.3 抽取主题元素 | 第46-47页 |
4.3.4 关键字信息 | 第47页 |
4.4 信息融合 | 第47-48页 |
4.5 实验 | 第48-53页 |
4.5.1 语法分类 | 第48-50页 |
4.5.2 语义分类 | 第50-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比较类型情感问答的初步研究 | 第54-77页 |
5.1 研究意义 | 第54-56页 |
5.2 汉语比较句的概念 | 第56-59页 |
5.2.1 汉语比较句的表示 | 第56-57页 |
5.2.2 汉语比较句的界定 | 第57页 |
5.2.3 汉语比较句的分类 | 第57-58页 |
5.2.4 汉语比较句的特征 | 第58-59页 |
5.3 汉语比较句的识别 | 第59-62页 |
5.3.1 基于特征词的比较句识别 | 第59-60页 |
5.3.2 基于类序列规则的比较句识别 | 第60-61页 |
5.3.3 改进 | 第61-62页 |
5.4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领域实体识别 | 第62-67页 |
5.4.1 条件随机场简介 | 第63-64页 |
5.4.2 条件随机场的数学表示 | 第64-65页 |
5.4.3 领域实体识别 | 第65-67页 |
5.5 比较关系的抽取 | 第67-69页 |
5.5.1 比较对象的抽取 | 第68页 |
5.5.2 比较点和比较结果的抽取 | 第68-69页 |
5.6 比较类型情感问答系统 | 第69-72页 |
5.6.1 比较类型情感问答系统的流程 | 第69-71页 |
5.6.2 流程分析 | 第71-72页 |
5.7 实验 | 第72-75页 |
5.7.1 领域实体识别 | 第73页 |
5.7.2 比较句识别 | 第73-74页 |
5.7.3 比较关系抽取 | 第74-75页 |
5.8 小结 | 第75-77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83-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