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词论文

项鸿祚《忆云词》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目录第5-6页
绪论第6-11页
    考辩性研究第6-7页
    诠释性研究第7-11页
第一章 项鸿祚的生平与创作活动第11-17页
    第一节 、项鸿祚的生平经历第11-14页
    第二节 、项鸿祚的创作活动第14-17页
第二章 《忆云词》的抒情风格第17-54页
    第一节 、《忆云词》的情感内涵——闲情与悲情第17-20页
        一、 梦怯秋清,小屏题遍相思句——相思闲愁之作第17-18页
        二、 如此江山,不容词客——身世哀感之作第18-20页
    第二节 、《忆云词》的抒情风格——艳苦郁深第20-32页
        一、 《忆云词》的“炼字”艺术第20-27页
        二、 《忆云词》中的咏物词第27-32页
    第三节 、纳兰词风的余响——《忆云词》对《饮水词》的继承第32-44页
        一、 纳兰词风简述第32-34页
        二、 忆云词对饮水词的继承第34-44页
    第四节 、《忆云词》抒情风格形成原因第44-54页
        一、 时代因素对《忆云词》抒情风格形成的影响第44-47页
        二、 身世经历对《忆云词》抒情风格形成的影响第47-48页
        三、 是时的文学流派对《忆云词》抒情风格形成的影响第48-54页
第三章 《忆云词》中的追和与拟古之作第54-65页
    第一节 、《忆云词》中的题词及和韵作品第54-59页
        一、 《忆云词》中的题词第54-56页
        二、 《忆云词》中的和韵词第56-59页
    第二节 、《忆云词》中的模拟词第59-65页
        一、 模拟词中的拟体之作第59-61页
        二、 模拟词中的拟情之作第61-62页
        三、 模拟词中拟体拟情兼有之作第62-65页
第四章 忆云词的历史定位第65-74页
    第一节 、忆云词的接受情况第65-70页
        一、 忆云词所获得的正面评价第65-68页
        二、 忆云词所受到的负面评价第68-70页
    第二节 、忆云词的缺陷与不足第70-74页
结语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附录第80-105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第105-106页
后记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十七年”文化传播中女性形象的消解与建构--以《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形象传播为例
下一篇:评价理论视角下的《蝇王》分析--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ppraisal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