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

我国缺陷汽车召回法律制度研究

提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10页
1 缺陷汽车召回法律制度概述第10-16页
    1.1 缺陷汽车召回制度的相关概念第10-11页
        1.1.1 缺陷第10页
        1.1.2 召回第10-11页
        1.1.3 缺陷汽车召回第11页
    1.2 缺陷汽车召回法律制度的发展第11-12页
    1.3 缺陷汽车召回法律制度分析第12-16页
        1.3.1 缺陷汽车召回的主体第12-13页
        1.3.2 缺陷汽车召回的客体第13页
        1.3.3 缺陷汽车召回的方式第13-14页
        1.3.4 缺陷汽车召回的程序第14页
        1.3.5 缺陷汽车召回的影响和意义第14-16页
2 国外缺陷汽车召回制度比较与启示第16-19页
    2.1 国外缺陷汽车召回法律制度第16-17页
        2.1.1 美国缺陷汽车召回法律制度第16页
        2.1.2 日本缺陷汽车召回法律制度第16页
        2.1.3 法国缺陷汽车召回法律制度第16-17页
    2.2 世界各国缺陷汽车召回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17-19页
        2.2.1 理念先进第17-18页
        2.2.2 立法成熟第18页
        2.2.3 信息系统特别发达第18页
        2.2.4 政府积极发挥作用第18页
        2.2.5 政府的监督促进了生产商主动召回的意识形成第18-19页
3 缺陷汽车召回制度中的理论探讨第19-29页
    3.1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与产品责任制度的比较第19-20页
    3.2 缺陷汽车召回的法律性质第20-22页
    3.3 缺陷汽车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第22-24页
        3.3.1 缺陷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发展趋势第22页
        3.3.2 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理论分析第22-24页
        3.3.3 对销售商的归责原则第24页
    3.4 缺陷汽车召回中的惩罚性赔偿第24-29页
        3.4.1 产品缺陷责任中惩罚性赔偿在我国的社会基础第25-26页
        3.4.2 惩罚性赔偿的功能第26-29页
4 当前我国缺陷汽车召回的问题与完善建议第29-37页
    4.1 立法层次所带来的问题及改善建议第29-30页
    4.2 建立跟踪观察缺陷制度第30-31页
    4.3 缺陷产品责任关系主体问题第31-32页
    4.4 检测机构问题第32-33页
    4.5 惩罚性赔偿的真正建立第33-35页
        4.5.1 规定惩罚性赔偿的最高额第34页
        4.5.2 规定惩罚性赔偿的最低额第34-35页
        4.5.3 中国的立法选择第35页
    4.6 《缺陷汽车召回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第35-37页
        4.6.1 《缺陷汽车召回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启动缺陷汽车调查缺少消费者参与第35-36页
        4.6.2 《缺陷汽车召回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对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缺失第36-37页
结论第37-39页
致谢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详细摘要第42-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尖晶石LiMn2O4的制备与改性
下一篇:隧道围岩爆破振动及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