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武器工业论文--爆破器材、烟火器材、火炸药论文

精密光电稳定平台参数辨识与摩擦补偿控制问题研究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2页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5-16页
        1.1.1 课题来源第15页
        1.1.2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5-16页
    1.2 光电稳定平台的发展概况第16-19页
        1.2.1 外军光电稳定平台研发概况第16-18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 关键技术研究综述第19-30页
        1.3.1 光电稳定平台工作机理研究现状第19-20页
        1.3.2 光电稳定平台系统参数辨识问题的研究现状第20-23页
        1.3.3 摩擦模型参数辨识问题研究现状第23-27页
        1.3.4 摩擦补偿控制方法研究第27-30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二章 光电稳定平台工作机理研究第32-51页
    2.1 光电稳定平台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第32-34页
        2.1.1 光电稳定平台系统组成第32-33页
        2.1.2 光电稳定平台基本工作原理第33-34页
    2.2 主要干扰力矩分析第34-35页
    2.3 伺服机构动力学与控制模型第35-39页
        2.3.1 单轴伺服机构动力学方程第35-37页
        2.3.2 伺服机构控制环节模型第37-38页
        2.3.3 光电稳定平台伺服控制回路第38-39页
    2.4 伺服控制性能影响因素分析第39-50页
        2.4.1 机电系统模型参数对系统频率特性的影响第39-41页
        2.4.2 摩擦对伺服控制性能的影响第41-50页
    2.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光电稳定平台参数辨识问题研究第51-73页
    3.1 基于频率特性测试的模型参数辨识第51-57页
        3.1.1 线性系统扫频测试原理及其在摩擦干扰下的相位误差第51-53页
        3.1.2 基于输出响应建模的扫频法相位误差理论分析第53-57页
    3.2 有限转角条件下光电稳定平台参数辨识方法设计与实现第57-64页
        3.2.1 摩擦非线性有限转角条件下光电稳定平台参数辨识的特殊问题第57-59页
        3.2.2 有限转角条件下含摩擦环节的光电稳定平台辨识方法设计第59-63页
        3.2.3 基于多层坐标搜索算法的参数辨识实现第63-64页
    3.3 光电稳定平台多参数辨识方法的实验验证第64-72页
        3.3.1 电机实验平台硬件组成第64-65页
        3.3.2 基于开放式实验平台的参数辨识实验第65-72页
    3.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四章 光电稳定平台预静摩擦建模研究第73-92页
    4.1 摩擦行为的测试与分析第73-82页
        4.1.1 直驱机电系统实验平台第73-75页
        4.1.2 Prestiction摩擦行为测试第75-82页
    4.2 Ali建立的Prestiction模型第82-83页
        4.2.1 静摩擦态第82页
        4.2.2 运动态第82-83页
        4.2.3 预静摩擦态第83页
    4.3 改进LuGre模型的预静摩擦建模第83-89页
        4.3.1 LuGre摩擦模型第83-86页
        4.3.2 预静摩擦态模型第86-89页
    4.4 Prestiction摩擦行为的仿真验证第89-91页
        4.4.1 Ali所建摩擦模型的仿真结果第89-90页
        4.4.2 基于预静摩擦模型的仿真验证第90-91页
    4.5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五章 预静摩擦模型参数辨识问题研究第92-106页
    5.1 静态摩擦参数辨识第92-99页
        5.1.1 磁粉制动器静态摩擦参数辨识第92-94页
        5.1.2 橡胶块静态摩擦参数辨识第94-97页
        5.1.3 密封圈静态摩擦参数辨识第97-99页
    5.2 动态摩擦参数辨识第99-103页
        5.2.1 动态参数辨识原理第99-100页
        5.2.2 仿真验证第100-101页
        5.2.3 三类摩擦负载的动态参数辨识结果第101-103页
    5.3 Prestiction状态摩擦参数辨识第103-105页
    5.4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第六章 光电稳定平台摩擦补偿控制方法研究第106-140页
    6.1 基于预静摩擦模型的补偿控制研究第106-114页
        6.1.1 预静摩擦模型的补偿在速度回路中的应用第106-111页
        6.1.2 预静摩擦模型的补偿在指向回路中的应用第111-114页
    6.2 基于扰动观测的补偿控制方法研究第114-127页
        6.2.1 扰动观测器的补偿原理及频率特性在其应用中的局限第114-117页
        6.2.2 干扰抑制器补偿控制分析第117-120页
        6.2.3 结合扰动观测器和干扰抑制器的补偿控制研究第120-122页
        6.2.4 扰动观测补偿方法的实验验证第122-127页
    6.3 预静摩擦模型和扰动观测器的复合补偿控制研究第127-130页
        6.3.1 复合补偿控制原理第127-128页
        6.3.2 复合补偿控制的实验验证第128-130页
    6.4 摩擦补偿控制方法在陀螺稳定回路中的实验验证第130-139页
        6.4.1 基于摩擦模型补偿控制方法的性能对比第130-135页
        6.4.2 基于扰动观测补偿控制方法的性能对比第135-139页
    6.5 本章小结第139-14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40-142页
    7.1 全文总结第140-141页
    7.2 研究展望第141-142页
致谢第142-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7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57-158页
附录1:多层坐标搜索算法第158-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新型全光纤滤波器的可调多波长稀土掺杂石英基光纤激光器研究
下一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淹过程研究及故障诊断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