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污泥复合燃料热利用特征与灰渣成型性能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目录第12-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30页
    1.1 城市污泥的来源和性质第15-17页
        1.1.1 城市污泥的来源第15页
        1.1.2 城市污泥的性质第15-17页
    1.2 城市污泥的处置方法第17-19页
        1.2.1 卫生填埋第17-18页
        1.2.2 农业利用第18页
        1.2.3 热利用第18-19页
    1.3 污泥能源化利用技术第19-25页
        1.3.1 厌氧消化第19-20页
        1.3.2 热解和气化第20-22页
        1.3.3 微生物燃料电池第22-23页
        1.3.4 燃烧和共燃烧第23-25页
    1.4 污泥灰的特征及处置第25-26页
    1.5 存在的问题第26-27页
    1.6 研究课题的意义及内容第27-30页
        1.6.1 意义及内容第27-28页
        1.6.2 技术路线第28页
        1.6.3 创新点第28-30页
第2章 污泥-煤复合燃料的成型及干化工艺研究第30-52页
    2.1 引言第30-31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2-51页
        2.3.1 复合燃料成分及热值分析第32-33页
        2.3.2 成型条件对落下强度的影响第33-38页
        2.3.3 显著性分析第38页
        2.3.4 和型煤粘结剂效果的对比第38-40页
        2.3.5 复合燃料干化过程的失重规律第40-47页
        2.3.6 污泥复合燃料干化过程回归分析及机理探讨第47-48页
        2.3.7 污泥复合燃料制备工艺初步设计第48-51页
    2.4 小结第51-52页
第3章 污泥-煤复合燃料的热利用特征第52-72页
    3.1 引言第52-53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53-5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6-70页
        3.3.1 燃烧特征评估第56-59页
        3.3.2 热解特征评估第59-63页
        3.3.3 燃烧及热解特征数据第63-65页
        3.3.4 焦炭生成的评估第65-66页
        3.3.5 动力学分析第66-69页
        3.3.6 灰分的排放第69-70页
    3.4 小结第70-72页
第4章 污泥煤复合燃料燃烧的污染物排放特征第72-87页
    4.1 引言第72-73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73-7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6-85页
        4.3.1 元素分析第76页
        4.3.2 SO_2排放特性第76-78页
        4.3.3 复合燃料灰渣的固硫特征第78-80页
        4.3.4 NO_x排放特性第80-82页
        4.3.5 电化学法对燃前脱硫效果的初步探索第82-84页
        4.3.6 重金属浸出特征第84-85页
    4.4 小结第85-87页
第5章 复合燃料陶瓷化成型性能第87-110页
    5.1 引言第87-88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88-90页
        5.2.1 实验材料第88页
        5.2.2 实验方法第88-89页
        5.2.3 分析检测第89-9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0-107页
        5.3.1 污泥的热重分析第90页
        5.3.2 污泥灰渣生产陶粒工艺控制第90-99页
        5.3.3 复合燃料灰渣生产陶粒工艺控制第99-104页
        5.3.4 烧结烧胀机理探讨第104-107页
    5.4 陶瓷化产品生产工艺初步设计第107-109页
    5.5 小结第109-11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10-112页
    6.1 结论第110-111页
    6.2 展望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4页
作者简介第124页
发表论文情况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细胞自噬促进拉帕替尼抗HER2阳性乳腺癌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纳米粉体对ZrB2基超高温陶瓷的制备及性能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