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公司+农户”产业链融资模式研究--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10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3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2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2-13页
    1.3 创新之处第13-14页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第14-16页
2. 概念界定和相关基础理论分析第16-19页
    2.1 农业产业链涵义第16页
    2.2 “公司+农户”涵义第16页
    2.3 农业产业链模式比较选择第16-19页
3. 调研案例——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公司+农户”产业链融资方案第19-28页
    3.1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简介第19页
    3.2 产业链融资方案描述第19-21页
    3.3 产业链融资需求分析第21-22页
        3.3.1 一牛公司需求分析第21页
        3.3.2 农户需求分析第21-22页
        3.3.3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需求分析第22页
    3.4 “公司+农户”产业链融资基本流程第22-24页
    3.5 “公司+农户”产业链融资模式的实施效果分析第24-28页
        3.5.1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获利分析第24-25页
        3.5.2 重庆一牛发展有限公司获利分析第25页
        3.5.3 农户获利分析第25-26页
        3.5.4 间接效益第26-27页
        3.5.5 示范作用第27-28页
4. “公司+农户”产业链融资模式进一步分析与探讨第28-37页
    4.1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持的作用第28-29页
    4.2 “公司+农户”融资模式的成功经验第29-31页
        4.2.1 “公司+农户”产业链融资创新模式优势第29-30页
        4.2.2 一牛公司的创新养殖模式第30页
        4.2.3 风险规避第30页
        4.2.4 增设“基地”作用第30-31页
    4.3 存在的风险及风险控制第31-34页
        4.3.0 存在的风险第31-32页
        4.3.1 偿还风险的控制第32-33页
        4.3.2 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控制第33页
        4.3.3 对农户的选择和贷款支用第33页
        4.3.4 资金的封闭管理第33页
        4.3.5 农户的收益核算及贷款收回第33-34页
    4.4 存在的不足第34-37页
        4.4.1 “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不稳定性第34-35页
        4.4.2 担保力不足第35页
        4.4.3 政府职能越位第35-36页
        4.4.4 缺乏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第36-37页
5. 规律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第37-42页
    5.1 “公司+农户”融资模式规律总结第37页
    5.2 改进意见第37-42页
        5.2.1 完善“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合约安排第37-39页
        5.2.2 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第39页
        5.2.3 把好风险控制第39-40页
        5.2.4 创新推出“公司+期货+农户”的经营模式第40页
        5.2.5 培养高素质人才第40页
        5.2.6 加大信息化建设第40-41页
        5.2.7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金行为对股市流动性影响研究
下一篇:我国外汇储备的通胀效应和央行票据冲销干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