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导论 | 第13-15页 |
| 1.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 | 第15-22页 |
|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一般特征 | 第15-18页 |
| ·特定的时代背景 | 第15-16页 |
| ·特定的政策目标 | 第16页 |
| ·广泛的保护对象 | 第16-17页 |
| ·体系化的保护措施 | 第17页 |
| ·歧视性的政策取向 | 第17-18页 |
|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特征 | 第18-22页 |
| ·新贸易保护关注的焦点 | 第18页 |
| ·新贸易保护实施的手段复杂化 | 第18-20页 |
| ·贸易保护实施的方式隐蔽化 | 第20-21页 |
| ·贸易保护主义区域化和集团化 | 第21-22页 |
| 2.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渊源和政治经济环境 | 第22-36页 |
|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渊源 | 第22-32页 |
| ·重商主义 | 第23-24页 |
| ·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 第24-26页 |
| ·普雷维什的保护贸易新论 | 第26-28页 |
| ·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论 | 第28-29页 |
| ·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的战略贸易论 | 第29-32页 |
| ·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政治经济环境 | 第32-36页 |
| ·世界总体经济不景气引发的经济危机 | 第32-33页 |
| ·发达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转变 | 第33页 |
| ·各国产业结构的转变 | 第33-34页 |
| ·发展中大国的地位不断提高 | 第34-35页 |
| ·发达国家过度的知识产权保护 | 第35-36页 |
| 3.新贸易保护下各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 | 第36-50页 |
| ·传统的关税、配额和贸易许可证 | 第36-40页 |
| ·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 | 第40-50页 |
| ·补贴竞赛 | 第41-42页 |
| ·反倾销与反补贴 | 第42-46页 |
| ·知识产权保护 | 第46-48页 |
| ·技术性贸易壁垒 | 第48-50页 |
| 4.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建议 | 第50-56页 |
| ·政府的对策分析 | 第50-52页 |
| ·制定相关的预警和应变预案 | 第50-51页 |
| ·合理、充分运用WTO的规则解决贸易摩擦问题 | 第51-52页 |
| ·企业的对策建议 | 第52-56页 |
| ·加大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力度,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转变经营观念 | 第53-54页 |
| ·发展多元化的贸易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合理出口区域结构,改善对外贸易战略,减少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后记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