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1 引言 | 第5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5-12页 |
| 2.1 风险(Risk) | 第5-8页 |
| 2.1.1 实验心理学家的观点 | 第6-7页 |
| 2.1.2 人格心理学家的观点 | 第7-8页 |
| 2.2 “安全第一”资产组合理论 | 第8-9页 |
| 2.3 SP/A理论 | 第9-10页 |
| 2.4 心理账户的行为资产组合理论 | 第10-12页 |
| 3 收入分配模型 | 第12-16页 |
| 3.1 模型的建立 | 第12-14页 |
| 3.2 对于模型的说明 | 第14-16页 |
| 3.2.1 取到最大值的可能性 | 第14-15页 |
| 3.2.2 一个隐含的限制条件 | 第15页 |
| 3.2.3 模型的前提假设及其经济学意义 | 第15-16页 |
| 3.2.4 与BPT-MA模型的差异 | 第16页 |
| 4 心理账户结构与数据分析 | 第16-22页 |
| 4.1 心理账户的树型结构 | 第16-17页 |
| 4.2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分析 | 第17-22页 |
| 4.2.1 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分析(投资) | 第17-20页 |
| 4.2.2 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分析(教育) | 第20-22页 |
| 5 结论 | 第22页 |
| 6 展望 | 第22-24页 |
| 致谢 | 第24-25页 |
| 参考文献 | 第25-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