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军事论文--中国军事论文--国防建设与战备论文--军事教育、军事训练论文

军校学员学习性投入及其对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图录第9-10页
表录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相关概念界定第13-14页
        1.2.1 军校学员第13页
        1.2.2 学习性投入第13页
        1.2.3 学业成就第13-14页
    1.3 课题研究现状第14-18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3 研究现状述评第17-18页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8-20页
        1.4.1 研究思路第18-19页
        1.4.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第二章 军校学员学习性投入理论概述第20-30页
    2.1 学习性投入理论简介第20-22页
        2.1.1 学习性投入理论产生的背景第20页
        2.1.2 学习性投入理论的理论基础第20-21页
        2.1.3 学习性投入理论的发展过程第21-22页
    2.2 军校学员学习性投入的内涵及特点第22-24页
        2.2.1 军校学员学习性投入的内涵第22-23页
        2.2.2 军校学员学习性投入的特点第23-24页
    2.3 军校学员学习性投入的影响因素第24-25页
        2.3.1 个体因素第24页
        2.3.2 环境因素第24-25页
    2.4 军校学员学习性投入的测量第25-30页
        2.4.1 学习性投入测量概述第25-28页
        2.4.2 军校学员学习性投入的测量第28-30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30-38页
    3.1 研究假设第30-32页
    3.2 变量描述第32-35页
        3.2.1 变量操作性定义第32-35页
        3.2.2 问卷的计分方式第35页
    3.3 研究对象第35-36页
    3.4 统计分析方法第36-38页
        3.4.1 信度和效度分析第36页
        3.4.2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6页
        3.4.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第36-38页
第四章 实证分析第38-54页
    4.1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第38-39页
        4.1.1 信度分析第38页
        4.1.2 效度分析第38-39页
    4.2 X大学学习性投入的差异分析第39-47页
        4.2.1 五大可比指标的差异分析第39-41页
        4.2.2 教育过程分析诊断指标的差异分析第41-47页
    4.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第47-52页
        4.3.1 假设模型的初步检验第47-49页
        4.3.2 假设模型的修正及再检验第49-51页
        4.3.3 变量间影响关系分析第51-52页
    4.4 结论第52-54页
        4.4.1 X大学学习性投入有优势也有差距,教学质量有待加强第52-53页
        4.4.2 学习性投入对学业成就的作用方式和影响程度不尽相同第53-54页
第五章 提高军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措施第54-62页
    5.1 践行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学习过程和发展第54-55页
        5.1.1 树立学员为本意识第54页
        5.1.2 关注学员学习过程第54-55页
        5.1.3 注重学员全面发展第55页
    5.2 加强军队院校软环境建设,构建支持型校园环境第55-56页
        5.2.1 创设开放活跃的学术环境第56页
        5.2.2 营造纯洁和谐的人际氛围第56页
        5.2.3 建立民主高效的管理制度第56页
    5.3 改革课程教学和学习模式,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第56-58页
        5.3.1 推行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第56-57页
        5.3.2 提高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第57页
        5.3.3 鼓励和支持学员合作学习第57-58页
    5.4 发挥课外学习的育人功能,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第58-59页
        5.4.1 丰富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第58页
        5.4.2 提升课外活动的育人功能第58-59页
        5.4.3 加强课外活动组织和管理第59页
    5.5 完善课内外师生互动机制,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第59-62页
        5.5.1 倡导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第59-60页
        5.5.2 创建综合的课外研学平台第60-61页
        5.5.3 创新教学管理与评价机制第61-62页
第六章 结语第62-65页
    6.1 研究成果第62页
    6.2 创新之处第62页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附录A: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调查问卷2012第69-76页
附录B:访谈提纲第76-77页
作者简历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档案事业法规政策文本量化研究
下一篇:饶漱石年谱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