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22页 |
1.1. 镁、铝及镁合金概述 | 第8-10页 |
1.1.1. 镁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8页 |
1.1.2. 铝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8-9页 |
1.1.3. 镁合金性质及应用 | 第9-10页 |
1.1.4. 镁合金分类 | 第10页 |
1.2. 镁合金腐蚀与防护方法概述 | 第10-22页 |
1.2.1. 镁及镁合金合金腐蚀 | 第10-11页 |
1.2.2. 镁合金表面防护方法及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1.2.3. 镁合金热浸镀原理与工艺 | 第16-17页 |
1.2.4. 镁合金热浸镀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2.5. 镀覆层耐蚀性测定方法与评定标准 | 第19-20页 |
1.2.6. 镀覆层结合强度测定方法与评定标准 | 第20页 |
1.2.7. 论文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22-30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2.2. 试验方法与流程 | 第23-25页 |
2.2.1. 镀液熔炼 | 第23页 |
2.2.2. 试样制备 | 第23页 |
2.2.3. 试样镀前处理 | 第23-24页 |
2.2.4. 热浸镀操作 | 第24-25页 |
2.3. 试验与检测设备 | 第25-26页 |
2.4. 镁合金表面预处理 | 第26-30页 |
2.4.1. 打磨除油 | 第26页 |
2.4.2. 镁合金基材的固溶处理 | 第26页 |
2.4.3. 镁合金表面镀覆低熔点金属 | 第26-30页 |
3 镀层形成机理研究 | 第30-44页 |
3.1. 浸镀 | 第30-31页 |
3.2. 界面枝晶形成分析 | 第31-33页 |
3.3. 中间相分析 | 第33-34页 |
3.4. 镀层界面分析 | 第34-37页 |
3.5. 镀层形成过程分析 | 第37-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4 镀层金属的选择及对镀层影响 | 第44-56页 |
4.1. 镀层金属选择 | 第44页 |
4.2. 镀层金属热分析曲线 | 第44-46页 |
4.3. 镀层金属耐蚀性测试 | 第46-47页 |
4.4. 液态扩散理论概述 | 第47-48页 |
4.5. 镀层金属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48-54页 |
4.5.1. 镀层形貌分析 | 第49-51页 |
4.5.2. 枝晶形成与中间相粒子分布机理 | 第51-54页 |
4.6. 镀层金属对镀层厚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热浸镀工艺参数对镀层影响研究 | 第56-68页 |
5.1. 温度与温度场对镀层的影响 | 第56-59页 |
5.1.1. Fourier 传热理论概述 | 第56-57页 |
5.1.2. 传热模型的建立与传热分析 | 第57-58页 |
5.1.3. 浸镀温度对 AZ31 镁合金基体影响 | 第58-59页 |
5.2. 浸镀时间对镀层的影响 | 第59-62页 |
5.3. 镀层金属与工艺参数对镀层缺陷影响 | 第62-64页 |
5.3.1. 镀层缺陷分类 | 第62页 |
5.3.2. 镀层缺陷产生原因 | 第62-64页 |
5.4. 镀层结合性能研究 | 第64-66页 |
5.5. 镀层耐蚀性测试与分析 | 第66-6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结论 | 第68-69页 |
6.2. 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附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