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琳案引申出的重庆媒体审判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0-11页 |
2 我国媒体审判现状分析 | 第11-22页 |
2.1 我国媒体审判现状 | 第11-18页 |
2.1.1 媒体审判概览 | 第11-14页 |
2.1.2 媒体审判的环境土壤 | 第14页 |
2.1.3 被媒体进行审判的热点 | 第14-18页 |
2.2 重庆媒体在“小雅琳案”中的表现 | 第18-22页 |
2.2.1 小雅琳案中媒体的介入形式 | 第18-20页 |
2.2.2 媒体影响司法的判断和量刑 | 第20-22页 |
3 小雅琳事件媒体审判之分析 | 第22-37页 |
3.1 对比中出现的媒体与司法博弈 | 第22-23页 |
3.1.1 同类案例比较 | 第22-23页 |
3.1.2 关注度及司法程序比较 | 第23页 |
3.2 小雅琳事件里的沉默螺旋 | 第23-29页 |
3.2.1 民众陷入的传播漩涡 | 第23-26页 |
3.2.2 媒体的推波助澜 | 第26-27页 |
3.2.3 舆论领袖在沉默螺旋中的影响 | 第27-29页 |
3.3 小雅琳事件中的波特方块 | 第29-35页 |
3.3.1 越位的忠心 | 第29-30页 |
3.3.2 成因分析 | 第30-35页 |
3.4 无责任受访对象及媒体偏见 | 第35-37页 |
4 结论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附录 | 第42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之目录 | 第42页 |